【Gamelook專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Gamelook報道/美國當地時間3月18日,第30界GDC大會在舊金山正式落下瞭帷幕,可惜的是哥沒有時間去圍觀每年一屆的遊戲業盛事,但這不妨礙據在太平洋對岸關註這屆大會,後繼我們將跟進報道會上幹貨。
與GDC基本的同期的過去一個月之中,北京開瞭兩場行業都知道的大會,一個是GMGC、一個是TFC,很遺憾的是,今年的這兩個大會越來越少的看到遊戲人登臺亮相,而即使代表遊戲行業登場演講的嘉賓們,他們也有相當比例並不是開發遊戲的,主要是為遊戲公司服務的工具商,也正因為如此,有參會的業內人士最近就吐槽說大會上不做遊戲的比遊戲公司的人還多。
為何以遊戲為核心主題的國內大會卻演變成瞭非遊戲人的盛事?遊戲業就這麼摔到溝瞭麼?
在gamelook看來,隨著手遊過去3年的充分發展,國內遊戲業確實逐步呈現出一種病態,盲目的IP崇拜是一種病、盲目的類型崇拜是一種病、盲目的資本崇拜也是一種病、遊戲人不思考遊戲怎麼做總想找捷徑更是一種病,病的不輕。
因此行業大會上,過高比例的出現瞭他們的身影:IP代理、版權方、影視制作公司、投資基金、狂熱鼓噪VR要賺大錢的傳教士“群”,以及更多的希望掙到遊戲公司錢的酷逼工具商。工具商至少遊戲人還可以接洽,但這麼多非遊戲行業的人士出現在這種場合,參加大會的同學與他們缺乏交集,而gamelook從媒體角度來看,這些嘉賓說的唾沫橫飛、卻引不起遊戲人的真正關註。
這樣的大會演講安排,說真的,gamelook認為有點跑題,對遊戲業的幫助也是有限,我們在大會上看不到制作人、看不到高手程序員、看不到藝術傢、看不到明星公司老板探討行業的未來給大傢指路,而這些才是行業值得聚在一起認真交流和學習的對象,也許中國的遊戲業會議一大特點就是商務功能一直都是主角,沒人真的去聽臺上領導在講啥,重點是臺下換名片、組局聚會,會議風氣就是吹牛B、幹貨都留傢裡。
反觀下剛剛結束的GDC,至少從會議流程上,我們看不到啥泛娛樂、IP的大討論,也看不到一大群投資人暢所欲言、因為歐美遊戲投資確實少,GDC有的就是制作人、程序、美術、策劃、音頻、市場等圍繞遊戲產品開發、運營發行的專場會議,今年中國與GDC保持一致的是VR、這確實是今年全球的重點議題。
在GDC上,我們聽到的不隻是好話、還有忠告,比如Oculus創始人Palmer Luckey就表示:“人們對這個領域很樂觀,但VR還沒有真正的發展壯大。”人傢吹牛B的時候還記得有尺度,而在國內大會上,有中國VR公司直接放火箭:未來VR 1萬億,哥,你逗行業玩?
拿IP來說,現在業內是個人都知道IP有價值,但IP不應該等同於遊戲業的發展,有業內人士反映日本IP方的流水抽成已普遍達到瞭15%,要知道CP、發行商利潤才10個點,如果再繼續發展下去,遊戲業將淪為為版權方、渠道方打工的狀態,如此做遊戲真的是行業所追求的生存狀態麼?
因為渠道掌控著流量,行業產品有點過度偏向IP方向,但gamelook看到的是,隨著廣東地區一批靠“土辦法”撿起長尾流量的發行商開始壯大,無IP產品開始有瞭做大做強的機會,雖然有產品頁遊化的擔憂,但不得不說這是一種好的轉變,遊戲公司開始有機會掌握到可控的流量,產品也不再是無IP見光死,也能夠走出一條逐步流水放大的曲線,而不是一波流的豪賭。
物極必反是規律,當泛娛樂、IP化搶奪瞭行業成功的機會,那麼這個套路已不屬於絕大多數沒此能力的開發商和發行商,手遊正在奔向千億產值,它的未來足夠龐大,如果隻有一種生存方式,是不對、也不可能的,海外有獨立遊戲的活法,而gamelook相信已經有業內公司正在黑暗中摸索,尋求適應中國市場的新的逃出生天的機會。
對於已摔到溝裡的遊戲業大會來說,gamelook還是希望未來能多多聚焦於遊戲,如果非遊戲公司成瞭遊戲大會的主角,這樣的大會並不能代表業內人士的需求,行業需要聽到的是遊戲人不同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