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就在前段時間,人工智能AlphaGo戰勝李世乭之後,將AI推向瞭風口浪尖。也就在那個時候,口袋妖怪公司也順勢宣佈推出瞭“口袋妖怪”(官方譯名為“精靈寶可夢”)系列的最新手遊《口袋妖怪將棋大師(Pokemon Comaster)》,而這款作品最大的噱頭一個是口袋妖怪新作,另一點就是引入瞭號稱日本最牛逼的AI。
《口袋妖怪將棋大師》上線後下載榜的成績
據瞭解,這款遊戲已經登陸日本GooglePlay,遊戲上線後雖然下載榜成績已經沖至遊戲類的第二位,但收入成績卻完全不見蹤影。一邊是正處在風口的人工智能,另一邊是經典的IP,為何這款看上去占據天時地利的遊戲上線後卻迅速迷失在榜單中,為何會發生這樣的情況?我們也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
IP的偏差:並非正統續作,隻是衍生作品
首先是口袋妖怪(以下簡稱PM)這一IP,眾所周知,作為任天堂和口袋妖怪公司旗下的經典IP,初代自1996年登陸GB平臺,年銷量迅速突破千萬,任天堂趁此熱潮,推出後續的一系列遊戲、漫畫、書籍、對戰卡片及周邊產品,還聯合日本東京電視臺推出電視動畫,之後還在1998年成功進軍美國,並拓展至世界各地。成為世界聞名的卡通形象和日本的國民動畫。相關產品銷售額達數十億美元以上。
而其在中國市場的人氣,不管是之前的民間自發的中文請願活動,還是移動平臺上那一頓換皮的盜版遊戲的高流水,人氣都可見一斑。
歷代口袋妖怪的續作銷量,方框內為衍生作品
但是話又要說回來瞭,並不是隻要帶有“pokemon”這幾個字,玩傢就一定會怪怪掏錢,上圖就很好的說明瞭這個問題。從歷代遊戲的銷量情況來看,沒有一部衍生作品的銷量能超過正統續作的。從這個角度來講,玩傢對於“口袋妖怪”這個IP最認的還是RPG版本的。
玩法的偏差:桌遊改編,AI的噱頭大於實際
講完瞭IP,我們再來看看遊戲本身,《口袋妖怪將棋大師》的開發商也並非是口袋妖怪公司,真正的開發商是HEROZ。或許有很多人都沒聽說過這傢公司,事實上,其更出名的業務是人工智能項目,雖然之前也做過一些遊戲,但多是一些棋類遊戲,而這也是和口袋妖怪公司的第一次攜手。順便說一下,有其開發的人工智能軟件“Apery”早在3年前已經成功在“電王戰”上打敗瞭日本職業棋手。
這就是《將棋大師》的靈感來源
回到遊戲層面,在遊戲玩法方面也並非是一款新作,很大程度上是借鑒瞭之前任天堂在歐美推出的《口袋妖怪集換式戰棋(《Pokemon Trading Figure Game》以下簡稱《PFG》)》,玩傢通過下棋的方式,將己方的“棋子”(也就是PM)送到對方陣營就算獲勝,遊戲的玩法有些類似於飛行棋,不過沒有擲骰子的設定,不同的是,遊戲中的“棋子”可以走動的步數都是確定的,且在敵我雙方相鄰的時候還能展開戰鬥,來阻擋隊友的進攻。
這裡我們要說一點,雖然《將棋大師》不管是在題材上,亦或是在核心玩法上也好,看似都有一定的基礎,但是要知道,《PFG》是在北美地區發行的,而《將棋大師》目前隻登陸瞭日本區的GooglePlay,用戶的偏差直接導致這一玩法對日本玩傢並沒有太大的吸引力。
這款遊戲基本就是復雜版的《PFG》
但是說到底,整個遊戲的核心隻有一個,那就是運氣,因為決定戰鬥的前提條件並不是你的PM的能力高低。對於這款遊戲來說,隻適合“歐洲人”(因為臉白)來遊戲。也就是這一點,對於那些大R來說非常不友好,即使你花大價錢抽到瞭好卡,但是如果在戰鬥中運氣不好,一樣會被“萌新”給吊打。
再來說說遊戲特色的AI設計,根據開發商HEROZ的社長林隆弘的解釋,遊戲中的AI是以合作而不是競爭為主題進行設計的,所以在本作中玩傢能與人工智能共同合作進行遊戲。但是真正到瞭遊戲中,與其說是創新的AI設計,我們不如說這是一個繁瑣的“掛機”系統。AI隻是幫助玩傢決定下一步棋怎麼走,對,你沒聽錯,就是“下一步”,對於玩傢來說,需要無時無刻去點這個所謂的“AI”。實際體驗來講,這個設計既沒有解放玩傢的雙手,享受掛機的快感,也沒有帶給玩傢更強的代入感,所以從這一點來說,這一設計其實是非常失敗的。
認知出現偏差:主機遊戲廠商眼中的手遊市場
講完瞭遊戲,我們再來看看外延的部分,首先是設備方面的問題,目前遊戲隻登陸瞭GooglePlay,iOS版本依舊是遙遙無期。而對於安卓設備來說,遊戲的適配性也出現瞭問題,頻頻會出現閃退的情況。初次之外,該作由於對於多款日本主流的平板的不支持也導致瞭遊戲在安卓平板上很難鋪展開來。
遊戲推廣方面,這次推出的《將棋大師》的發行商依舊是我們熟悉的口袋妖怪公司,作為日本知名的遊戲開發商,說實話其在移動遊戲的發行方面真的沒有什麼經驗,此前推出的作品也全部都是PM題材的作品。從數據的角度來講,由其發行的作品到目前就沒有拿到過什麼好的成績,收入表現最好的《口袋妖怪消除》也隻拿到過暢銷榜98名的成績。可以說是一邊啃著老本,但是一邊什麼料都啃不出來。
對於口袋妖怪公司來說,好像他們的遊戲根本用不著預熱
我們再來復盤一下《將棋大師》在發行階段的幾個時間點,遊戲在今年的3月11日正式公佈,當時隻是公佈瞭一段宣傳片並稱預計在今年的春季發佈,自此之後一直都沒有消息,包括在日本十分流行的預註冊等活動都未曾開展,包括連遊戲的玩法也全然不知,口袋公司將更主要的精力全部放在關於AI的方面。一直到4月12日,遊戲悄悄上線,那個時候我們才真正瞭解遊戲的玩法。
或許對於像口袋妖怪公司這樣的日本主機遊戲廠商來說,在轉向移動遊戲領域之後並沒有很好的適應市場的轉變,依舊擺著我有S級IP、我是主機遊戲大廠的架子,殊不知,再大牌的廠商在市場轉變之後也不一定能穩如泰山。產品本身是一方面,合適的運營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樣的,我們來看國內市場,雖然筆者本人並不推崇,但是像一些盜版IP的《口袋妖怪》手遊為什麼能在2014/15年的時候那麼火?IP固然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但是我們怎麼能否認其在運營和推廣上付出的努力呢?或許,對於任天堂和口袋妖怪公司也是時候該學學如何維護好手遊用戶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