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強勢 六部動畫躋身日本電影票房前十

據報道/隨著越來越多公司開始提及泛娛樂這個概念,遊戲與其他行業的接觸也愈發頻繁,電影作為其中的一環亦是被更多遊戲廠商所提及。就在昨天,日本映畫制作者聯盟發佈瞭2015年日本票房的數據。其中有幾個數據值得註意。第一個是去年日本票房收入2171.19億日元(約合12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9%。第二個是動畫類的電影已經成為日本電影市場的支柱,收入前十的電影作品中,就有6部為動畫電影。

以下為詳細數據,數據來源於日本映畫制作者聯盟:

s1

2015年全年日本票房收入為2171億1900萬日元(約合121億元人民幣),觀影觀眾數為1億6663萬人次。這個票房數據與去年相比增長100億8500萬日元,也位於2000年以來票房總成績中的第2位。

去年日本全體上映影片部數為1136部,連續3年超過1000部,本土電影與海外電影的構成比例為55.4%和44.6%,這也預示瞭繼2012年後影市市場繼續在向海外電影傾斜,本土電影增進腳步逐漸放緩。

前十名中動畫電影占據6個名額,有8部電影出自東寶公司。東寶社長島谷能成表示:“去年共發行8部動畫電影,占據本土票房的40%。這也說明現在已經不再是分清楚動畫、真人電影的時代,而是要制作通過不同的表現手法能讓觀眾受歡迎的作品。”

ss

日本2015電影票房榜單Top20(僅收錄動畫相關)

具體排名方面“妖怪手表”系列已經成為日本最暢銷的電影作品,自12月上映以來,票房超過78億日元,登頂2015年日本本土電影榜單。這裡要說一句的是,作為一款遊戲改編的作品,“妖表”系列此前一直是以“口袋妖怪”為目標,而隨著Level5跨平臺戰略的持續推進。“妖表”這一IP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超越瞭“口袋”,成為日本小學生中最受歡迎的題材。根據這一IP改編的手遊《妖怪手表puni puni》上線以來,一直穩居下載榜前30、暢銷榜前50。

排名第二的《怪物之子》是細田守繼《狼之子》之後的又一力作。由日本電視和細田守自己創立的動畫電影公司“Studio地圖”共同制作,並由其本人監督親自擔任原作並撰寫劇本。細田守在電影制作上堅持描繪通過親身體驗感受到的現實生活和身邊發生的事情,展現瞭大人對於孩子的成長和未來所做的事。

這部電影以澀谷為背景,而當其上映之時,也正值澀谷為2020年的東京奧運匹克運動會做準備,從這個層面上來說,本作主題的“成長”和澀谷的“變化”是同義詞。而隨著電影的上映,小說、漫畫以及相關書籍都迅速跟進,可以說是檔期加上多方聯動,最終成就瞭這部作品。

sd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偶像元素也成為瞭當下的爆點。偶像文化作為日本的主流文化之一,從最早的“三花三重奏”到現在的AKB48一直以來就有這大量的擁躉。而《LoveLive!》也依舊延續其在動畫、音樂、遊戲方面的戰績,同名電影收入狂攔28.4億票房,排在日本票房收入榜的第八。一方面是偶像團體μ’s的高人氣,再者也與電擊G’s magazine、Lantis、日升動畫三方的聯動不無關系,加之這個IP本身吸金,最終獲得這一戰果。

總覽榜單,我們還發現一些事,除瞭那些根據動漫遊戲推出動畫電影外,越來越多的動畫也在向真人電影的方向進行轉移,以吸引更多成年的觀眾。其中不乏《寄生獸》、《圖書館戰爭》等老牌動畫。可見隨著日本電影市場的發展,也開始講觸手伸向更多的領域,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原本的ACGN也將逐漸演變成ACGMN。

後記:

近年來,國內不少遊戲廠商都開始發力影遊聯動的模式,雖然看著很熱鬧,但多效果平平。而從日本的電影市場來看,多是在其主業大成後,才開始推電影,進行二次爆發,進而反哺IP。事實上,電影受到檔期的限制,真正的紅火期隻有那二十多天,加之電影本身的品質以及題材與遊戲的相性,是否真的適合被改編為遊戲,還得仔細考慮清楚。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