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名就後 電競選手能否靠直播成功續命

眾所周知,電子競技被稱為青春飯早就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在這個競爭如此激烈的行業中,許多的職業選手也都會選擇在 30 歲之前結束自己的職業生涯,那麼這些曾經為國爭光,取得過優秀成績的選手們,退役後該何去何從呢?這個問題一直都非常引人關註。

14

在各種各樣的出路之中,絕大多數的退役電競選手都會將直播作為自己主要的謀生手段。其實仔細想想這種思路也真是比較靠譜,憑借著對遊戲的理解以及出色的操作,職業選手在與普通玩傢的對決當中往往能夠占據瞭很大的優勢,而與其他的主播相比,職業生涯中積累的不俗人氣以及豐厚收入也能夠幫助他們迅速走上直播的正軌。

15

況且在各大直播平臺相互角力的今天,自帶“流量”的職業選手絕對是平臺之間的“兵傢必爭之地”。而作為反饋,平臺也會不遺餘力的對這些選手進行包裝,並且在直播系數、推薦版塊等多個方面來給與一定的“加持”,雖然此前也曾經鬧出過比如 59 億人同時看直播的笑話,但這也從側面反映瞭直播界對於選手的需求。

那麼從選手自身的角度來看,通過直播的方式延續自己的生涯是否合適呢?答案是肯定的,而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首先,選手的收入與直播收入之間有著很大的差距。相信大傢都應該知道,職業選手的收入構成相對簡單,除瞭俱樂部的在合同中涉及的簽字費以及每月工資之外,剩下的就是參加比賽所獲得的獎金收入瞭。而直播收入則相對要復雜一些,除瞭基本的工資、簽約費之外,還包括廣告收入、觀眾禮物等等。2015 年,DOTA2 職業選手國士無雙就曾坦言:“現在一線電子競技選手,不管是 DOTA2 還是英雄聯盟,月薪都在三萬元左右。而當遊戲主播的月收入可能是職業選手的十倍甚至幾十倍。”所以不難看出,正是這種收入上的誘惑,讓很多選手選擇在退役之後走上直播道路,甚至更有一部分人,完全是為瞭日後的直播生涯而選擇出道打職業。

16

其次,在互聯網與直播產業都飛速發展的今天,其實選手與直播之間的距離,早就已經非常接近瞭,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關心中國電競的話,相信你一定會發現,如今很多的職業針對除瞭公司以及老板的贊助之外,最主要的經濟來源均來自直播平臺,就比如說《英雄聯盟》 LPL 賽區各大俱樂部高薪引進的韓援,其中很大一部分費用都是直播平臺墊付,而這些平臺在與各大戰隊簽約時也會規定旗下的職業選手每個月需要完成規定的直播時長。所以在選手期間就從事一定的直播活動,到瞭退役之後似乎也繼續直播,似乎也就成為瞭一種必然。

當然我們在退役選手在直播事業中混的風生水起的同時,也需要為他們捏一把汗,因為今後這條路可能不再那麼好走瞭。

近日,文化部針對如今勢頭越來越火的直播產業,推出瞭一則《網絡表演經營活動管理辦法》,該辦法是為瞭規范網絡表演與服務單位而“特別定制”的。在這個“辦法”當中,明確規定瞭網絡表演者視頻應實行先自審再上線,並且所有表演當中所展示的遊戲產品,包括主機遊戲、獨立遊戲、手機遊戲等都必須是經過文化行政部門內容審查或備案的遊戲產品,否則一律不許播出。這就讓很多在世界范圍內有著不錯人氣,但因為種種原因無法或者推遲在中國上架的遊戲很難得到播出機會,而這些遊戲的職業選手的直播生涯基本上也就算是告一段落瞭。

17

況且正如開頭所說,電子競技吃的就是青春飯,因此許多選手出道的時候年紀都不大,心智等方面也不是很成熟,加上職業生涯期間長期的集訓生活,導致這群選手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孤僻或者是認生的缺點,而網絡直播所講求的正是與觀眾近距離的互動,能不能夠放得開、是不是能夠適應各種鍵盤俠以及網絡噴子的彈幕攻擊就顯得尤為重要,誠然像 55 開、YYF、Sky等職業電競退役的選手在直播平臺中有著出色的發揮和不俗的成績,但我們同樣也應該註意那些已經退役卻仍然經常被觀眾噴“上頭”,從而做出一些過激事件的選手,而這些人明顯不是少數。

18

直播有風險,入行需謹慎,那麼是不是除瞭直播之外,退役選手就真的沒有任何出路瞭呢?倒也並非如此,或許最近國傢開始對電子競技的大力扶持,可能會為這些退役選手帶來一些希望。

2016 年 12 月 16 日- 18 日,由國傢體育總局主辦的首屆“國傢杯電子競技大賽”將在深圳打響,這是中國舉辦的首個面向國際,具有中國特色的綜合性賽事。當然,這也是第一次冠以“國字號”的電競賽事消息在圈內圈外被廣泛傳來,它帶給所有人這樣的信息:我國開始逐漸重視電子競技產業的發展瞭。我們相信,國字頭賽事的舉辦會讓我國整個電子競技領域更加專業,使其朝著傳統體育的發展方向不斷前進,而這樣就會產生許多更為專業、更加對口的崗位,這些對於已經退役的職業選手來說是非常利好的。就拿目前來說,雖然電競行業中已經有瞭像“數據分析師”、“教練”、“領隊”、“戰隊經理”等各種職位,但平心而論,除瞭少數的俱樂部的個別人員在這些職位上散發光和熱之外,其餘的此類角色大多數充當的不過是一個“點外賣”的角色,也就是說相比起傳統行業,電子競技這一新星產業在職位職能的設計上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當然,也更有上升的空間。

其實,中國的電競事業在發展,中國的直播產業也在發展,而在這些飛速發展的同時,如何做好“後勤”工作,保證整個行業的健康化就顯得特別重要。因此,退役電競選手的再就業是必須應該被重視的,而對於選手來說,我們也不應該以“當主播”為目標而選擇職業選手這條道路,因為這並不能夠給我們榮譽感上的滿足。

如果說直播是條路,而退役選手需要在這條路上不斷前行的話,那麼決定距離遠近的根本原因其實並不是路況,而在於走路的人……

from:威鋒遊戲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