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2遊戲:
game2報導 / 「價值創造者」這個詞,是game2在Chinajoy期間跟陳默吃飯聽來的,雖然創業以來陳默已經擁有了足夠的個人財富,但感覺他至少在這個炎熱的夏天一直套著墨麟的「行頭」,他的團隊成員也如此,都是一身標準的幾十塊錢的墨麟廣告衫,筆者在上海見到他是如此、在深圳去墨麟公司看到的陳默也是如此。
在公共場合你看不出來他是國內遊戲業真正的「高智商土豪」,從陳默繚亂的髮型、滿下巴的胡茬、樸素的打扮,一般人第一觀感他是個屌絲。不過也不全是屌絲,回憶起來跟陳默的那場飯局他給了服務生200塊只為帶一包幾十塊的中華,某些時候他也有著土豪式的大方。
我覺得這種大方、其實一直體現在他所稱的對「價值創造者」的認同和尊重之上,這點也是game2眼裡陳默所創辦的墨麟集團之所以能在一年之內創造3款高收入遊戲、且第4款穩操勝劵的根本原因,當然陳默對國內遊戲業規則足夠的理解也是重要的原因,但本質上來說,遊戲產品是要靠團隊做的,好產品要靠相互認同、有能力的一群人,才有成功的可能。
在創業前,陳默在天神互動擔綱的《傲劍》是他在遊戲業輝煌征程的起點,價值創造者,陳默當然認為自己是,但除了自己之外誰還是?「當初的《傲劍》專案,團隊有幾個年收入過百萬的兄弟,只是我走了以後…」 雖然陳默已無數次被媒體、行業內人士描述為《傲劍》的靈魂人物,但在這款高收入產品的最後的利益分配上,陳默並不是一個吃獨食者、而是一個善於在專案中進行二次分配的人,而很多團隊卻在這個問題上跌倒、散夥。
「價值創造者,理應獲得應有的回報」,這句很簡單的話執行起來並不容易,人都有私心,陳默當然也有私心,但從墨麟的結果來看這個度把握的更好,因此有人願意跟著陳默幹,甚至把自己的團隊並到墨麟的大旗之下。從陳默創辦墨麟開始,就是一個集體行動,墨麟創辦之初就有成都、上海、深圳三個分部,都在做頁游開發,第一款成功的遊戲《秦美人》是成都團隊開發、《戰龍三國》《龍紋戰域》由深圳開發、《大鬧西游》則由上海團隊開發,而陳默只有一個,長期不可能分身三地。
因此,墨麟在一年之內連續實現4款高收入頁游,其實是墨麟這個集體、開發模式的成功,陳默所做的是除了自己擔綱的產品,其他幾個專案主要是把控方向、糾錯,陳默本人的角色也由《傲劍》當時的「攻堅兵」演變為墨麟「主帥」的角色。之前陳默曾在騰訊的公開課上提到「做遊戲產品要把問題想透」,game2覺得陳默在自己擅長的產品開發商想的已經很透,而現在他給我的感覺是把如何帶人、管理公司、分配團隊利益想透了,沒有這些做基礎,何來一年4個大成產品,很多創業公司第一年還是生存,而陳默早早就規劃了發展問題,且最終實現了跳躍式的發展。
價值創造者身邊往往圍繞著價值追隨者,陳默的成功不僅是因為墨麟能開發出優秀的遊戲,另一個原因是在公司之外,同樣有著對價值創造者認同的合作夥伴,墨麟的第一款遊戲《秦美人》給了37WAN,第二款《戰龍三國》給了動網先鋒,而據稱當時產品只是個雛形,已經有人願意拿獨代。37wan毫無疑問是一個堅定的價值追隨者,其運營的多款高收入遊戲,與其說是拿產品,還不如說是在賭人,賭的就是曹凱,賭的就是陳默,賭的就是林奇,而結果是多款高收入遊戲37wan必然是一個重要參與者,誰創造價值就與誰走在一起,作為一家聯運平臺,37wan演繹了自己的價值追隨故事。
這1、2年時間,筆者身邊多位好友紛紛加入了墨麟,一個去了還好,當連續不斷出現這種現象的時候,感覺就很詫異,更何況他們有些人之前待的是上市公司、手上產品一點都不差、混的還不錯,我問一位前騰訊的朋友為何要加入墨麟,除了相信陳默的能力之外,其也說到了核心的問題,「墨麟的團隊分配機制騰訊給不了」,而這個答案也是那些整體帶隊加入墨麟團隊的原因之一,除了眼前的錢,他們當然相信陳默同樣有能力在資本市場「帶軍突圍」。
一家創業公司一年之內連續研發出4款高收入產品,我不知道這樣的記錄是否能有後來者打破,但陳默這個案例多少帶給行業一些啟示,在這個以人為核心競爭力、以人為最重要資產的行業,對創造價值的人以相應的回報,給其自由,才是勝負關鍵。
事實上這樣相似的事情也曾在遊戲業上演過,金山的MBO ,巨人的股改,陳天橋所說的「最高的工資給最優秀的人才」,只不過執行起來,很多價值創造者在森嚴的公司體系之下是被埋沒或者無視的結果,一些看似好的激勵措施最後變味成為壓制屌絲崛起的桎梏,也許陳默的公司規模與大哥相比尚小,眼睛還算清明,要保持屌絲心態、平視左右,這是管理者的修行。
本文轉載gamelook,編輯僅做翻譯。詳細請查看原網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