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微博平台就是一個小社會,裡面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個體之間又有關注、被關注的交集關係。那些權威微博帳號就像是現實中的媒體,而草根微博用戶更多是在自己的小圈子裡面交流,關注偶像的最新動態,與好友交流最近的工作狀態,分享自己喜歡的新視頻與冷笑話,或者只是地鐵上無聊用手機碎碎念。
在一個小社會裡面,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好惡悲喜,並據此選擇關註一些人、取消關註一些人或者是屏蔽一些人。你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他們對你觀感,也會塑造出獨特不可複制的性格,有一些基礎的知識規範可以分享給大家。也許這篇文章叫做《微博客基礎入門指南》更合適,只是把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常識列出來,這些建議不僅適用於新浪微博、騰訊微博、搜狐微博這樣的國內門戶微博,同樣適用於Twitter、做啥這樣的相對小眾微博。
建議1:不要混用@、評論、轉發、私信
這是目前最常見的使用錯誤,有些朋友看到內容不論好賴一律轉發,要正確使用這三種微博互動方式,我們需要來了解三種方式的區別。
- @後面跟用戶識別符,微博內容會出現到被@的用戶的鏈接,被@的用戶會得到一條提醒,這條微博會出現在你的公開微博頁面(Timeline),不會出現在對方的微博頁面。使用@大多是微博內容中涉及到某個人,或者是想要讓某個人知道這條訊息。
- 評論是指想要對微博內容髮表自己的看法,該條微博作者會得到提醒,大多數微博評論內容不會出現在你的公開微博頁面,Twitter例外歡迎大家補充。
- 轉發會出現在你的公開微博頁面,所以你希望幫助這部分內容傳播或者推薦給聽眾,轉發動作會給該條微博作者提醒。差異是在是否提醒內容中被@的用戶,Twitter的官方retweet是只針對原作者提醒,而Twitter的民間RT轉發以及國內微博大多會提醒內容中被@的用戶。
- 私信是用戶之間的私密點對點溝通,所以只有溝通的雙方才會得到提醒。
根據情境不同選擇適用的互動方式,不會對聽眾造成乾擾,也能夠讓重要的信息得到凸顯。
建議2:控制微博的數量與內容範圍
讓人討厭的信息可能包括抽獎信息、活動信息、團購信息、冷笑話段子,針對不同的人群可能無效信息的定義會有差別,轉發的確幫助了信息的傳播,但是這些信息對每個人的價值是不一樣的。
例如抽獎,微博上面的抽獎活動中獎的機率幾乎等同於0,因為參與的人實在太多並且暗箱操作的可能性很大,一條微博@十多個人無疑是災難,純利益驅動的微博很容易被人鄙視。冷笑話段子很好笑,如果一個微博帳號的內容讓你很感興趣,除了不停轉發內容外推薦Follow可能是一個更好選擇,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之前有個局長在微博討論開房問題被雙規,這種私人話題其實對於公眾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當然也是微博常識缺乏的一個反面典型。
在減少無效信息的同時,把微博的更新數量控制在合理範圍內很重要,你可以從數十條中選擇五六條分享給大家,寫微博也是一種個人修煉,每一條微博最終都會成為你微博人格的一部分,就像是現實中你做每一件事都會影響別人對你的觀感。
建議3:遠離互粉、互轉
互粉、互轉的共性是將關注與轉發這兩種動作,作為利益區塊來進行交換,破壞了微博鏈條中的循環體系。轉發本來是一個傳播率指數,關注是決定是否想要關注對方提供的內容,當這一切被剝離應有的附加值被赤裸裸放在一起交易的時候,這是一種徹底的災難。如果大家都私信詢問你為什麼不粉我,不停地@別人求轉發,難道你不會覺得噁心嗎?
一個好的做法是回到自己的基點,關注想要關注的人,轉發值得想要轉發的微博。事實上就連我自己也沒辦法完全遵守,但是只要你心裡有這樣的準則,那麼在面對互粉互轉的時候就會有不一樣的態度。
————割開—————————-割開——————
回過頭來看,這篇文章寫的真的就只是常識而已,微博上面非常多不太好的東西在萌芽,有一天也許真的會關閉主流微博回歸做啥、飯否、Twitter,這並不是偏見,事實上門戶微博因為規模的問題所以會遭受更嚴重的考驗,但這並不妨礙我內心對美好的渴望。
來源:XJP投稿,原文鏈接。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文章转自月光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