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作者@ 沈曌,供職於友盟開發者服務平台,不僅是一名重度遊戲玩家,也對國內外遊戲應用市場非常了解,尤其對如何進行應用推廣有比較深入的研究。最近,他從自身的玩家角度出發,結合對遊戲行業的觀察和思考,寫了這篇關於移動遊戲如何更好地進行交叉推廣的文章,內容細緻詳實,圖文並茂,值得國內移動遊戲從業者閱讀借鑒。
最近看到越來越多的遊戲開發者開始關注交叉推廣所帶來的收益。一些遊戲只是簡單的互相推薦遊戲,而也有不少游戲花費了很多的精力和資源在不斷的優化,打磨交叉推廣的體驗和效果。小小的手機屏幕上本來空間就不大,還要騰出地方來專門做推廣,還有可能影響產品體驗,到底是什麼在吸引這些遊戲這麼做呢?
今天來跟大家聊聊這個模式,先回答幾個基本問題。
什麼是交叉推廣?
交叉推廣是最近開發者討論的比較多的話題,其實就是App 之間的互相推薦曝光,通過流量互換的方式來獲得更多的自己的產品平時無法觸及到的獨立用戶,簡稱交叉推廣。
為什麼要做交叉推廣?
付費廣告、限免、遊戲Review 站點、論壇、社交網站都是比較常見的推廣方式,但或多或少都會存在效果不明顯和性價比低的問題,交叉推廣做為一種資源相對來說較容易獲得,更易操作,而且交換回來的用戶的質量相對更高一點,對於類似孤島的APP 模式,似乎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來觸及更多的用戶。
什麼因素影響交叉推廣的效果?
-
流量,日活躍用戶多
-
位置好,比如用戶經常停留的界面
-
內容相關性高,適合玩家口味的遊戲推薦或者介紹
做交叉推廣應當注意什麼?
1,不要傷害用戶體驗,和產品風格一致。體驗友好的推廣,用戶不會那麼反感,但強行插入的廣告,影響遊戲主進程會把用戶趕走。
2,和優質的合作夥伴換量,好的產品推薦,用戶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推薦比較差的產品,用戶也會不買賬。
3,適當的換一些不同的產品做推廣,保持新鮮感,也能觸及到不同的用戶群。
4, 流量小,不代表沒用,和一些較大的產品做交叉推廣時,可以要求先幫他們推一段時間,積攢流量,在你的新版本或新產品上線時,讓他們在短時間裡幫你集中做推廣,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效果也是比較不錯,而這個資源,是你不花錢就可以爭取的到的。
5,跟合作夥伴談交叉推廣,可能會花費一些精力,比如談合作模式,產品設計,推廣時間,位置等等,對於中,小團隊來說可控性較差,而且也通常沒有專人來負責,所以一些第三方的交叉推廣平台會是首選。
6,另外,交叉推廣入口上線了,不要放在那就不管了,需要不斷的做測試,根據統計的數據來做分析流量和轉化率的效果,也是必不可少的運營手段。
講完理論,我們來看看國外和國內幾家產品的交叉推廣設計案例。
GLU-Contact Killer Zombies
第一個交叉推廣,玩家啟動遊戲界面,會彈出一張大圖的遊戲推薦。
-
優點:玩家很容易注意到這個內容,而且推送的內容可以不斷的變化,保持新鮮度。
-
缺點:這張推薦海報是後台推送過來的,有一定的讀圖等待時間,會容易被沒有耐心的用戶直接關掉,也會有一點點影響體驗。
第二個交叉推廣,遊戲商店界面
設計了三個推廣位,More games 和More gold,Banner 條
-
More games 是交叉推廣入口
-
More gold 是Tapjoy 的offer wall(廣告)
-
Banner 條推薦,截圖裡的遊戲是一個國內團隊的知名產品(High noon)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推廣入口都是在設計遊戲的時候就考慮進去的,從擺放的位置(商店的首頁)和展示的內容都是精心考慮,但並不顯得唐突,玩家不會覺得這個界面裡到處都是廣告。
點擊More games 進入後,進入到一張大圖推薦界面,這樣的設計體驗會比較好,可以傳遞給用戶更多的信息,點擊的轉化率會比較高。
另外幾點值得注意的是,展示內容有很多暗示,FREE!、Get it!、五星,包括很不起眼的白底No thanks 都在引導用戶注意這個遊戲,不要過早的關閉畫面。
點擊隱藏在左上角的Skip 進入遊戲推薦list,展示了更多的遊戲,可以放GLU 自己和別人的遊戲。
簡評:
GLU 在旗下游戲的交叉推廣上花了不少心思,產品在設計時就很好的利用了各個重要的推薦位置,而且也提供了較好的用戶體驗,推廣也會比其他的遊戲效果好,從開啟遊戲到遊戲過程中,各種推薦位,各種引導用戶看新遊戲,但不覺得反感,一個教科書式的案例。
Gameloft-BIA 2
注意到右上角的“G”了麼,是Gameloft 的交叉推廣的入口,點開後是Gameloft 旗下推廣遊戲的內容,常玩Gameloft 的玩家也應該清楚,其他Gameloft 的遊戲大致都有這麼一個icon,他們有時會到這個小圖標裡找到其他Gameloft 的遊戲。
簡評:
Gameloft 雖然加了交叉推廣的入口,但只是簡單的用來推自己家的遊戲,還沒有和其他的產品換量,從用戶獲取角度來看難免有些局限性,做的中規中矩,沒什麼太突出的特點。
PocketGems-Pet Hotel
PocketGems 的品牌Logo G 是交叉推廣的入口,點開後可以看到自己的遊戲相互之間在做交叉推廣,因為PocketGems 的出品遊戲類型非常的相似,用戶群也非常的相似,通過這種方法來把用戶從一個遊戲導到另一個遊戲,也間接的提升了旗下游戲的生命週期,這種方法也頗具效果。
簡評:
Pocket Gems 加入了Play 的功能,不僅可以推薦玩家下載遊戲,還能推薦玩家切換到另一個遊戲玩,這樣能促進日活躍用戶數,也算是交叉推廣裡的一個創新。
Doodle jump
採用的樣式設計簡潔,實用,玩家很容易會注意到news 的入口設計,點擊進入後的廣告風格也是跟doodle jump 保持了較高的一致性,體驗不錯,值得借鑒。
簡評:
即使是廣告,用戶體驗一致性是對自己的遊戲品牌也會有正面的宣傳作用,國外的公司特別注意這一點,Doodle jump 不是總向用戶推送廣告,但推送過來的內容對用戶會有價值。
Hign noon
Hign noon 的設計比較有意思,在遊戲界面裡有個賣山貨的美利堅大叔,偶爾會打開箱子,給玩家Try other apps,就站在遊戲玩家的旁邊,很自然,玩家也覺得有意思,點開箱子後看到的是Zynga 的新遊戲的推薦,這絕對是一個教科書式的交叉推廣設計。
簡評:
作為一家在國內製作遊戲的團隊,Happylatte 果然名不虛傳,能把廣告和交叉推廣的入口設計的這麼有趣,想必玩家也非常樂於接受,產品為上的團隊,美國Top Grossing 榜單上的常客,推荐一下。
小熊推金幣
同樣是國內的作品,小熊推金幣也通過很巧妙的方式在遊戲裡設計交叉推廣,遊戲啟動成功後,彈出一張大圖,下載小熊系列的遊戲,獎勵稀有的藍色金幣哦,效果如何,你懂的。
遊戲畫面裡,左邊有一個幾秒鐘輪播一次的遊戲圖標,由於圖標的標誌性比較強,玩家比較容易認出是小熊系列的作品,喜歡的用戶會點進去,就可以跳轉到App store 去下載。
簡評:
小熊系列也是筆者非常愛玩的遊戲,從畫風,人設到玩法都有很多創新和趣味性,交叉推廣的設計也集成了遊戲的整體風格,活潑,可愛,給用戶的印象深刻。但是需要提到不足的是,整個UI 裡的元素太多,有時候看著會眼花繚亂的,不太容易注意到。
獵魚高手
捕魚的遊戲也是大家比較熟悉的,捕魚高手這款產品也在產品加入了交叉推廣的入口,設計的也非常人性化,可以注意的到界面的做上方的郵箱,有來信一封,提示用戶打開,其實就是一個push 的推廣消息。
用戶打開以後,可以看到一個比較大推廣海報。這個定制的設計非常的特別,適合展示比較精品的推薦內容,也可以傳達足夠多的信息給用戶,只是每次推薦時只能推荐一條內容,但轉化率應該會比較高。
簡評:
這個交叉推廣的設計在推廣內容上有一些新的突破,個性化,精良的內容,大圖,週期性推送,從這些小細節可以看出,用戶體驗的把握還是非常到位的。
結語
遊戲在這個交叉推廣的創新上是先行者,以後還會不斷有新的形態出現。實際上,海外的遊戲大廠,發行渠道在交叉推廣的使用上已經非常體系化了,比如GLU、EA、Gameloft、Pocket Gems、Chillingo、Storm8 都有自己獨成一套的交叉推廣系統,這也說明了交叉推廣的確是一個性價比非常高的推廣方式。
交叉推廣的設計非常重要,也許大家都明白,但如何在盡可能不打擾用戶的情況下獲得最大推廣收益,需要權衡用戶體驗的設計,裡面還是有許多技巧的,希望今天的介紹可以能給開發者們帶來一些啟發,也希望未來有更多的開發者能好好利用交叉推廣來獲得更多的用戶。
題圖來自 Flickr
來源:http://www.leiphone.com/shenzhao-ios-app.html
特別注意:本站所有轉載文章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所提供的攝影照片,插畫,設計作品,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繫,文章轉自alibuyb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