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與泛娛樂:產業最核心的是內容

7
何為二次元?
投資二次元就是投資未來

樂遊資本合夥人段斌就整個泛娛樂產業的發表他的看法:據我所知,很多即使是資深的二次元用戶也無法清晰的定義什麼是二次元,一千個二次元用戶心裡甚至能有一千零一個關於二次元的定義。

所謂二次元,往大瞭說是文化的一種。而我理解的二次元,其實就是有共同特定屬性的特定人群的有顯著特征的生活方式。它包含瞭特定的內容形式,載體,消費習性,以及在消費過程中價值的轉換,商業模式的形成。從這個意義上理解可以類比另一個也曾被投資人追捧過的特定人群領域LGBT(女同,男同,雙性戀,跨性別)一樣,是基於人群屬性特征的劃分所定義的概念。

而二次元在中國除瞭那些標著個性特征的標簽外,還有一個幾乎是所有二次元用戶所共同的特性,就是年輕,甚至可以覆蓋到低幼年齡層。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用戶群勢必會成為將來社會的主要消費人群,成為社會主流文化的傳播者,成為社會話語權的掌控者。而投資投的就是未來,所以在二次元領域做投資,符合最基本的投資邏輯和規則。

為何投泛娛樂?
泛娛樂領域的五點特征適合早期投資

樂遊資本在定位時之所以選擇泛娛樂領域,因為我們知道做基金跟創業其實是一樣的,需要明白自己擅長什麼、擁有什麼樣的資源。

我本人在互聯網領域有超過15年的從業經驗,從2010年開始做互聯網領域的投資。我的合夥人是做遊戲公司的,對遊戲行業很熟,而且所開發的遊戲也有過億的用戶量,創造過幾十億的收入,所以至少遊戲這個領域我們認為是可以做的。

但是通過對行業的稍加研究,我們從遊戲這個點往上去捋這個產業,發現遊戲是這個產業的最末端。現在很多遊戲公司花上千萬去找內容公司買IP,遊戲公司的上遊其實就是這些內容公司。而內容產生的途徑有很多種:小說、漫畫,動畫,電影,話劇,音樂等。

從投資角度來說,我們不希望隻在一個細分行業鏈條上的某一個點去有所作為。因為風險太大,很多時候隨著行業的發展,一個細分行業的某些節點很有可能會隨著行業的發展和整合而很快就被替代或拋棄,這樣投資可能就全軍覆沒瞭。所以,我們還應該瞭解與動漫、影視、小說、網劇、聲優等相關的內容,以及互聯網新媒體、微視頻、流媒體音頻等新的內容承載形式。

我們計劃樂遊資本會做至少三期基金都以泛娛樂領域為主投領域,會準備投3到5個億的資金,通過3到5年的時間來佈局產業,所投公司能夠在未來10到15年內引領行業發展,成為行業裡的佼佼者。

對任何一個不熟悉的領域,都是一個學習的階段,首先要找到自己熟悉的一個點作為切入點,然後通過這個點把這個產業鏈摸熟。我們發現基於內容的泛娛樂領域有以下幾點特征特別適合早期投資人進入:

泛娛樂的賽道足夠長,空間足夠廣。

泛娛樂本質是屬於文化創意產業,“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對文化產業來講,是可以拿1000年去打造和積累的。作為投資機構,我們肯定希望投至少5年、10年甚至50年都有生命力的產業,如果投瞭2、3年之後這個行業被別的完全替代瞭,那是一個滅頂之災。

做泛娛樂產業,不用擔心10年後這個產業沒瞭,不像一些傳統產業,可能新的技術出現之後,過幾年就沒有瞭。但是隻要人還是以群居的方式存在,大傢還有思想、意識,文化這個產業就一定是存在的,所以泛娛樂是一個值得投百年、千年的產業,它在大方向上是完全沒問題的,文化是人類的精神糧食,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對精神糧食的訴求就會越來越旺盛,而泛娛樂也不僅僅是娛樂這麼簡單。

泛娛樂剛起步,產業格局還沒有確定。

遊戲行業之所以現在很難投,就是因為它的產業格局基本已經定瞭,尤其是對做早、中期投資的機構來講機會已經很小瞭。現在的遊戲行業的資本運作基本都集中在最末端的高盈利並購階段,以及早期的團隊由於支撐不下去瞭解散後被大公司整體吞並。

雖然泛娛樂這個產業格局沒有定,但是在平臺層面小公司也很難再有機會,基本被一些做瞭5年、10年的企業壟斷瞭。但是從內容創造、內容運營,甚至後端變現的層面,小公司都還是很有機會,也就非常適合早期投資佈局。

泛娛樂產業最核心的是內容,內容靠創意,創意靠人。

有些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可能很難去提升,或者技術到瞭一定階段,可能未來十年都很難再有新的突破。但是創意行業,在任何時間點、任何地方都可能產生顛覆,實現彎道超車,不管是未來的大機會,還是小的升值,都是很有可能的。

同時,從用戶角度來看,用戶的喜好和需求也是非常的多樣性和多變性,這也為內容生產和運營者提供瞭無數的生存和發展機遇。

早期投資主要是投人,所以非常適合進入以人為主的內容產業。

泛娛樂投資是在生產和傳遞快樂。

從事泛娛樂行業的人會有一句自嘲,“我其實就是一個賣笑的”。賣笑,就是創造快樂並傳遞快樂,這是很正能量的事情,也是可以輸出價值觀的事業。

像“開心麻花”這種專營喜劇的,作品目的就是逗大傢娛樂,大傢花錢買開心一笑,然後再不斷推出新作品,大傢繼續關註繼續買單,這樣他們的商業價值就體現瞭,甚至說社會價值也體現瞭,因為他們給大傢傳遞瞭快樂。

喜劇其實占到娛樂的一大部分,現在任何的影視劇或者文學作品,基本都有喜劇元素。笑這個元素基本上在娛樂需求或者精神需求都是不可或缺的,是人的一個剛需,所以這個產業做的很多事情其實就是跟賣笑相關的,不管是吐槽段子劇、情景喜劇,還是長劇情喜劇,或者最難把握的悲劇內核的喜劇內容,其核心表象就是能夠讓觀眾開懷一笑。若內容創作是以創造人間快樂為核心訴求,那這份事業也的確值得投資。

也是很重要的,情懷。

現在這個詞已經有點泛濫瞭,尤其是在泛娛樂這個領域,但的確是跟中國的動漫產業的歷史發展是有密不可分的關聯的。中國的動漫產業走瞭這麼多年步履蹣跚,真的非常苦,雖然曾經也有過黃金年代出產過享譽世界的作品,但從商業回報角度來看,卻沒見到誰賺過大錢。但是大傢都還是在費盡心思的去創造一些東西,希望能夠給用戶或者下一代人帶來知識、快樂和記憶甚至傳承,其實真的是一種情懷在支撐他們做這樣一件事情。

都說二次元用戶群的核心就是要有愛,我覺得情懷是人的一種本性,也代表瞭真摯的愛,從投資人的角度來講,可能會非常看重創業者有沒有情懷,如果純粹為商業化的目的在做內容,沒有做偉大事情的情懷,可能就不值得投。

一個人或團隊的能力能決定一件事情能做多大,能賺多少錢,但情懷確是決定一件事情到底能做多久最核心的因素。但創業這件事情卻也不能僅僅隻有情懷,情懷是有其商業價值的,但若光有情懷是無法兌現的,要能夠有懂得商業操作的人一起來開發情懷的價值,所以我們在看內容創業團隊時會很在意團隊的構成是否互補,最好是既有懂內容和技術的,也有擅長運營和商業運作的,這樣的團隊搭配才更有成功的可能。

投資人眼裡的泛娛樂生態
原創,運營,變現:貫徹IP商業閉環

泛娛樂的概念其實在2013年的時候就有瞭,而2015年開始泛娛樂的概念才真正被熟知,也成為一個投資熱門領域,這一年很多電影破紀錄,很多大IP紛紛完成商業化進程,很多上市公司也開始在泛娛樂領域花重金做佈局,包括巨頭BAT。這一切都預示這這個行業即將迎來爆發。

我們總結泛娛樂領域有三個最核心的環節,貫穿瞭IP內容從生產到最終變現完成商業化運作。

第一個環節:IP原創。

這也是最核心的環節,就是內容,比如動畫、漫畫、短劇、音樂、小說,這些原創內容。最核心是作品的自主知識產權,後端變現才會有收益。曾經在互聯網時代一直就信奉“內容為王”,但由於行業大環境的問題,國傢法律層面對知識產權保護不夠的問題等種種原因,致使所謂的內容為王時代一直沒有真正到來,而現在再來看這些狀況,一切似乎都在朝著內容創作者有利的方向發展。所以“內容為王”仍然是當下最值得期待和堅守的信念。那麼作為IP原創方,用戶和市場會給與最好的答案和回報的。

而內容的競爭未來一定是精品的競爭,數量和速度的較量都隻是短期的戰術問題,不是取勝的關鍵瞭。做內容原創創業,一定要看清局勢。

第二個環節,IP運營。

這是介於內容到市場之間的一個階段。最典型的形態就是粉絲運營。粉絲群體就是最有可能買單的用戶群體。所以在IP運營方面有非常多的針對粉絲運營的手段和方法。

而泛運營概念其實指的就是連接內容和用戶的中間介質。流量入口、大數據、個性化定制等等概念和手段都是運營過程中最常見的。

第三個環節,IP變現。

對應的也就是商業模式,發現和挖掘內容的價值,將內容賣錢。現在最典型的就是大電影和遊戲,一上線就能有收入。還有兩個未來也非常有潛力的IP變現途徑就是周邊衍生品和IP授權。這兩方面目前在國內都還做的不好,缺乏成形的商業經驗,在實際運作過程中也缺乏完善的細分產業鏈來支撐這些變現途徑,但長遠來看潛力非常大。

泛娛樂領域是創意第一,然後用成熟的技術去加工、完善和延展,最後生產出的商品才能適應現下階段的消費。在這個過程中有能夠幫助生產者和運營者提供生產工具,提升生產效率,提高生產品質的公司也是非常有價值的。很多時候創意也是靠技術來驅動的,就好比盧卡斯工作和皮克斯對三維動畫電影的貢獻。

很慶幸目前已經能看到有一些IP已經完整的經歷瞭這三個環節完成瞭商業閉環,並給該IP產業鏈條上所有參與者都帶來瞭豐厚的商業回報,這些成功案例和經驗會為後面更多的IP原創和經營者提供指導,也會吸引更多的資本進入到這個行業,一同把行業做大做強,最終真正能提升中國的文化產業在全球的競爭力和市場地位。相應的,投資人也在這個過程中樂享其成。

什麼樣的內容團隊值得投資?
創意,技術,商業,資本,四位一體

我們看內容團隊會重點看其三個能力——原創能力、運營能力和資本運作能力。隻要是做內容方面的創業就必須要有原創能力和運營能力,這些決定瞭公司能夠生產出有自有IP產權的內容產品並且能夠用最適當的方式賣給合適的人。

而資本運作能力也是我們認為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因為我們是投早期,還是希望後面能有A輪 、B輪甚至直至上市。在公司發展過程中,我們會幫創業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後續的融資過程中我們會幫更多的忙,但具體到融資執行過程瞭還要靠創始人和團隊自己。

從公司的發展來看,如果後面需要持續融資來保證發展速度,那創始人對資本運作一定要有概念,並且在每輪融資成功後都應該有對資本運作的全新認識,要能夠駕馭和善用資本工具,也要能夠懂得公司的價值主張和關鍵時刻的利益取舍。

從我這一年實際投資的經歷來看,這點目前在國內的泛娛樂初創團隊裡都還是很明顯的短板,也建議創業者們能有意識的加強一下這方面的知識體系建設,對個人成長以及公司發展都會很有益處。

from:三文娛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