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巨人網絡聯手阿裡體育主辦的《球球大作戰》全球總決賽(BGF)即將2017年1月8日在上海東方體育中心開幕。賽事門票在開售不到72小時內被搶購一空,其全球總決賽比賽獨播權最終也以1200萬成交價花落觸手TV。對於自帶完善生態體系與優質DAU用戶的《球球大作戰》,這既是一次意料之中的誠意估值,也是雙方達成合作框架的基礎對話,同時昭示瞭巨人網絡移動電競打通上下遊綜合生態的必然趨勢。
站穩移動電競風口 《球球大作戰》構建完善賽事體系
隨著電子競技行業的成熟規范,不斷擴大的產業規模也帶來瞭更為龐大的用戶基數。根據伽馬數據聯合遊戲工委發佈的《2016年Q1中國電競產業報告》顯示,2016僅第一季度,中國電競總收入121.2億,移動電競收入41億,占比高達33%。
相較於其他移動電競產品,《球球大作戰》以簡單易上手的特點和Q萌討喜的畫風為玩傢所熟知,在千人一面的MOBA和塔防類遊戲中脫穎而出。事實上,《球球大作戰》市場策略與電競體系也十分超前。早在2016年6月的,《球球大作戰》線上公開賽的開啟就邁出瞭《球球大作戰》賽事體系規劃的第一步,7月底的《球球大作戰》“塔坦杯”精英賽更成為2016 CHINAJOY最熱展臺活動,收獲好評如潮。
《球球大作戰》同時也是國內最早設立職業聯賽的移動電競項目,9月份打響的《球球大作戰》職業聯賽(BPL)以專業的賽程賽制將《球球大作戰》的休閑競技帶往新的舞臺。
歷經半年多賽事體系規劃,《球球大作戰》在移動遊戲領域賽事體系的完善程度上幾無其右—–《球球大作戰》線上公開賽、“塔坦杯”精英挑戰賽、《球球大作戰》職業聯賽等2016年精彩賽事珠玉在前,從專業賽制到職業戰隊,從人氣解說到賽事執行團隊,《球球大作戰》已經形成瞭完整的電競生態體系。
而此次《球球大作戰》全球總決賽(BGF)賽區涵蓋全球,多輪篩選後最終12支巔峰戰隊進行極限對決的規模量級,無疑將移動電競的成熟化和體系化提攜到瞭更高臺階。移動電競熱潮在中國崛起近兩年,但真正腳踏實力構建完整賽事體系的遊戲鳳毛菱角,即使放眼全球,《球球大作戰》的標桿地位也是有目共睹的。
聯動多環節 《球球大作戰》移動電競生態盤活產業鏈
《球球大作戰》在短短一年半內達到瞭破2.2億用戶量的可怖規模,可謂在休閑遊戲領域獨領鰲頭。美國數據公司SuperData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休閑型移動遊戲收入達19億美元(約123億人民幣),占手遊市場份額的7.8%。在格局逐漸穩定的2016年手遊市場,深度攻占新生代00後用戶,穩操2.2億用戶保有量的《球球大作戰》不僅坐擁成熟的賽事體系,同樣具備完善的產品生態。
經過一年以來的賽事體系構建以《球球大作戰》為代表的移動電競項目成功盤活產業鏈。7-8月,隨著“塔坦杯”精英挑戰賽的落幕和BPL職業聯賽的臨近,各大直播平臺移動遊戲開播量一度超過《英雄聯盟》等大體量端遊,最早佈局移動電競領域的觸手TV,連帶其平臺主播的崛起,無疑是在這波浪潮中最大的受益方之一。
除此之外,《球球大作戰》立足於數量龐大、年齡層跨度廣泛的用戶群,還將IP文化深度挖掘,合作美國百年帽業巨頭New Era推出定制商品“波拉哩之冠”,標志著《球球大作戰》在全球電競衍生品市場先人一步,早早形成以產品為核心的完善閉環生態圈。此次《球球大作戰》以BGF為契機,開放獨播權售賣,亦是一次在賽制與生態成熟的基礎上,進一步吸收移動直播養分,升格移動電競生態的進化之舉。
國際賽事玩出花樣 《球球大作戰》移動電競生態價值凸顯
在巨人網絡與阿裡體育以《球球大作戰》為媒,聯手搭建移動電競生態與部署賽事全球化戰略之際,觸手TV斥資1200萬拿下全球總決賽獨播權,不僅是與《球球大作戰》自帶的成熟生態圈和龐大用戶群達成資源置換,也是從側面凸顯瞭其移動電競生態戰略體系價值,同時標志著以《球球大作戰》為核心的新移動電競生態已巍然成型。
《球球大作戰》龐大的用戶體系與輕度化的產品特質,與移動直播平臺面向的用戶群體不謀而合。構成龐大移動直播用戶群體的,往往又是以電競&遊戲為核心發散的泛用戶。
《球球大作戰》全球總決賽的屬性則完美覆蓋瞭上述兩點。據瞭解,《球球大作戰》全球總決賽的看點除瞭12支頂尖國際隊伍的對決,還有G.E.M.鄧紫棋、潘瑋柏、伊一、李晨nic、SNH48、逃跑計劃、萬妮達等多位一線明星亮相。該賽事門票開賣僅兩天多,在官方渠道大麥網上已經全部售罄,足見其對用戶的吸引力和賽事本身的高人氣。
可以說,《球球大作戰》已經將這場國際性全球總決賽玩出花樣,其移動電競的格局,早已突破單純的遊戲賽事,而是創造性的融合瞭全方位的娛樂。
萬事俱備東風已至,在巨人網絡與阿裡體育的巨頭勢能下,《球球大作戰》即將完成全球首個國際級萬人移動電競賽事的成就解鎖。打通上遊職業賽事與廣泛吸納下遊泛用戶的野心的《球球大作戰》全球總決賽已箭在弦上,我們不妨一同期待1月8日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