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時代”是否真的有想像中的那麼美好

今日晨,BBC Mobile簡明扼要的報導了Adidas用戶信息被竊事件。黑客的攻擊導致了adidas官方網站的癱瘓,為了保證更多的用戶信息安全,Adidas被迫關閉了服務器,查找黑客的攻擊途徑,在解決問題之後重新上線。其實單看這個消息本身價值並不大,也許就是一條普通的IT新聞。但是聯繫到之前很多國外的大型化學公司的研究數據及產品數據庫也遭到黑客攻擊,並被竊取。加之今年4月份的Sony的七千七百萬遊戲用戶數據被竊,不知道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是不是Sony的遊戲產品用戶。讓我們再把目光轉到美國,google為紐約警察局提供的信息託管服務遭受安全質疑。這些只是近幾年,尤其是今年全球爆發的互聯網數據安全事件的一個剪影。

隨著越來越多的用戶接入互聯網,隨著互聯網接入技術的發展,逐漸地我們可以隨時隨地的接入互聯網,隨著我們接入互聯網的時間越長,我​​們就有越多的數據,或者說訪問痕跡在互聯網中留下。再回顧之前提到的大量有組織有目的的黑客攻擊行為,不知道你是否開始擔心你的信息私密性被破壞,你的個人信息被洩露。如果你還沒有開始擔心,順著這個思路我們再來看看雲時代你的心理是否會發生改變。

雲這個概念鼓勵我們把更多的私人用戶和團體用戶把他們的數據放到雲端,存儲到數據中心。順著這種趨勢發展,經過市場選擇,全球範圍內必將會形成以幾家大的雲計算和雲存儲服務上為寡頭的市場格局,這個業務的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的特點就決定了小型服務提供商沒有同台博弈的資格。也許你看到這里糊塗了,我到底想說的是什麼?通過這樣的論述,我想表達的是,最終全球範圍內云服務提供商的格局會跟今天的互聯網模型相似。在這樣的情形下,如果黑客想要竊取信息就更加的有目的性了,他只要鎖定那麼幾個數據中心就可以了。雲沒鋪開之前,相當於全球的寶藏分散在各地,雲的到來,讓寶藏更加集中。而在雲時代我個人的猜想黑客也不太可能單獨作案了,他們更多的會以集體的形式出現,集中精銳力量去攻破那僅有的幾扇通往所羅門寶藏的大門。

再來從另一個方面看看雲服務鋪開之後的隱患。 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後,我們都知道導致這次金融危機的不僅僅是美國民眾的過度消費,更是在這樣一片曾經以誠信為商業原則的土地上,出現了嚴重的商業道德淪喪。加入上面我提及的雲服務產業的格局成形,掌握著大量用戶信息和數據安全的是極少數的雲服務提供商,進一步我們可以這樣認為,能夠接觸到這些用戶數據的就是這些大企業中的某個人,或者某個小集體。如果他們之中的某個人的職業操守出現問題,我想信息買賣就會變成家常便飯,哪怕他們不直接賣信息,他們只需要告訴黑客,某個企業或者某個公共職能部門的某些信息在哪個數據中心的哪台服務器上,我想這就足夠了。

總結一下我的觀點,信息安全隨著互聯網的進一步普及和移動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將變得越來越重要。雲服務或者說云這個概念能否被用戶接受,能否在社會上鋪開,我們要面對的不僅僅是技術問題,還有是誠信問題。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會出現一個由全球頂尖黑客成立的互聯網公司,他們不需要再因竊取機密情報而被通緝,可以靠為幾個大的雲服務上提供信息安全服務為生了。

通過這篇文章我只是想引發大家的思考,在發掘“雲”的優勢的同時,找到它的隱患,我想如果你發現了一個普遍存在的隱患,你就在一定程度上發現了用戶的需求。如果你又有了切實可行的方案, 那麼成功對你來說就剩下執行的問題了。

本文由game2.tw作者 Jay 原創?。如果您對該話題感興趣,可以留言評論。如果您對Game2.tw其他內容也感興趣,請通過RSS訂閱我們,或者在微博上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

game2網誌:除特殊說明,本站所提供的圖片,文章均轉載其他站點,如需使用請聯繫原作者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