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2.TW::臺灣遊戲攻略

華語手機遊戲攻略,遊戲資訊專業網站

TECH2IPO訪談:Andy和Connections,全新的SNS應用

TECH2IPO非常榮幸地採訪了Andy, 志銳公司的CEO。目前Andy在做一個很Cool的iPad 應用:Connections。它整合用戶的SNS賬戶,更快捷地找到用戶所需要的信息並有效地進行網絡社交。

跟Andy面對面地交流是一件有趣且有益的事情。 Andy非常有激情,在一個話題上能談很多並且很有洞見和啟發性。

這裡是Connections的網站。 Connections將於近期正式上線。

在進入採訪內容之前,先來看一段Connections 的Demo。點擊這裡觀看。

Safen: 看了演示(點擊觀看)之後我覺得Connections無論從效果還是理念上真的非常Cool。能簡單介紹一下 Connections嗎?它的主要概念是什麼?

Andy: 我們的目的是給用戶一個具有真正價值的社交網站。現在隨著Internet用戶使用SNS越來越多,想跟踪到你最感興趣的人和得到你最感興趣的信息越髮變得困難。 Connections會自動對聯繫人進行數據挖掘,讓你能隨時隨地立即得到最感興趣的人和信息。

.

Safen: Connections哪一點可以立刻抓住用戶的眼球?

Andy: 我們的軟件有三個特性。實用,便攜,有趣。

我能讓你在成千上萬的社交網絡的關係里馬上找到你想找到的人。

其次,當你找到這個人後能快速地知道他的狀態。並且讓你與這個人立即進行交互。幫助用戶在最短的時間在無數的聯繫人和信息中過濾出你想要的信息。

.

Safen:做Connections最初的想法是什麼?

Andy: 我們剛開始做Connections的時候還沒有想到SNS這些東西。我們最初的想法是要幫助用戶整理清楚手機中聯繫人的關係。讓用戶清楚得知道當一個人來電話時,這個人跟哪些人有關聯。讓用戶在接電話前能更多的了解這個人以應對這個通話。

這是最初的想法,但後來我們的思路更加開闊,國內外的SNS市場也越來越成熟。於是我們決定把這個平台擴展到SNS領域。

.

Safen: Connections所面對的用戶群體是什麼?

Andy: 我們主要面對兩種用戶。

第一種是那些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完全離不開社交網絡的人。比如說你跟我。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有很多的SNS賬戶。但是有一個問題是,你會發現,當你Follow的人越多的時候,你對他們的關注更少了,信息噪音過大。

另一種人是那些真正專業的人。他們是完全借助與SNS來幫助他們的工作。比如說幫助他們招聘,聯繫行業內的專家。

Connections就可以隨時讓你自己從Personal Mode(休閒模式)轉變到Professional Mode(專業模式)。有了這個工具後,就可以對一個你的社交網絡關係進行360度的研究。對一個人進行完全的了解。

.

Safen: Connections滿足用戶什麼樣的需求?

Andy: Connections將會分很多期來做,並且會有很多平台。但目前這個版本,我們重點是想從從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來解決問題。

在縱向上,我們把你的SNS整合到了一起。在橫向上把你的SNS關係也整合到一起。這已經是一個2D空間了。在這之上。我們還允許你跨平台和領域來與你的connections進行交互。也就是說我們最後在SNS面對的是人,而不在乎你在什麼平台或什麼服務。我所在乎的是我要找到你並且與你交互。

這就是我們初期的版本所關注的。我們讓用戶通過filters找到想找到的人,並且馬上了解他的動態並和他交互。

.

Safen: 你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做這個Connections的?

Andy:我們有這個想法大概是在5、6個月前,之後我們開始逐漸成熟這個想法。大約三個月之前開始coding。而且我們在3個月之前,也不完全知道3個月之後我們會做出什麼樣的產品。我們在coding的過程中不斷的從用戶那裡得到反饋,然後通過中國加速(我們的孵化器),通過我們的mentor得到回饋,然後一點兒一點兒地在搭框架。之後我們有一小段兒的困惑期,框架出來了,但是具體到非常小的方面的時候,我們有一點困惑。然後突然有一天靈感湧上來了。綜合各個用戶給我們的反饋,我們大踏步的在我們做的框架之上,在快速的將所有現在的一些功能完全開發出來。三個月時間。

.

Safen: 三個月的時間完成你剛才展示的那些功能?太厲害了!

Andy: 對,其實我剛才給你展示的僅僅是一小部分,我們要把展示做得盡量短,是吧(笑)。

.

Safen: 你的軟件集合了Twitter,Facebook,Linkedin,包括自己的addressbook,那你們是不是主要針對國外市場?

Andy: 目前我們主要針對國外市場。現在說實話,中國的SNS市場不是很充分。

.

Andy在進行展示

Safen: 未來有沒有打算在國內市場發展?

Andy: 當然有了。這是肯定的事情。現在我們在等時機,而且再做不斷的嘗試。中國和海外,SNS的應用完全是兩個方向。在中國是以娛樂為主,人們主要在SNS上,也不能說是浪費時間,但是在消磨時間。而在國外,SNS是完全貼近於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目前,我們還是以做實事,useful,也是我們的一個特性,實用性為主,先把這塊市場開發出來。等到一段時間以後中國市場成熟了,我們甚至可以針對中國市場,在這個框架之上,來做娛樂型的應用。現在Connections正處在十字路口階段,不同的人對它會有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價值認識,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拿這個版本給大家演示。

.

Safen: 你以前一定也有過創業的經歷吧,可以簡單講一下嗎?

Andy: 對,我在初中的時候就開始創業,在互聯網剛進入中國的時候,我曾經做過一個軟件叫”奔騰網計”,他幫助用戶追踪上網的時間和費用。後來我又做過“輕輕鬆松背單詞Dos版”,後來我在大學的時候也做了一些東西。但是真正意義上以一個創業者身份創業,還是在我兩年前回國以後,我創立了大連志銳科技有限公司。

2008年,我們開始做了團購網站。 (Safen: 在08年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做團購了?很厲害!)但是由於我一直在學習,沒有太多時間和其他種種原因,項目本身非常不錯,但是別的角度和領域運作的不是特別好。但是我們吸收了經驗教訓。同時我們一直堅持兩條腿走路,在做團購的同時,也進軍到移動互聯網市場。蘋果的iOS系統還是當前世界上比較流行的,我們想抓住這個機遇,於是就著眼於此。我們大約開發出了20多款iPhone的軟件,還有一個iPad遊戲。我們也從中吸收了大量的經驗和教訓,要不然我們三個月也不會做出現在的Connections。

.

Safen: 說到iOS,請問是什麼吸引你來開發iOS的應用? iOS的平台有哪些地方吸引了你?

Andy: 我做軟件非常注重用戶體驗。可能跟我的背景有關,在國外學習過,我做軟件非常注重平台。我們做的東西是給用戶用的,我們就要把用戶當成“傻瓜”,我們要為用戶做出最好的選擇,而不是讓用戶拿到東西以後去想要怎麼做。這一點上蘋果做的非常到位。另外,iOS有一個非常快速的市場增長,這是有目共睹的。另外,iOS的Objective-C 和XCode 這個Coding的環境,使用起來真的很舒服。最後,我們做軟件,要有國際眼光,切實為老百姓的生活提供幫助,同時蘋果的東西很有style,有品味。國際話化的視角,為老百姓服務和品味三點綜合到一起,是我們選擇iOS的原因。

.

Safen: 你們現在專注於iOS,將來會不會發展到別的平台,如Android。

Andy: 當然會了,這也是我這次來北京的原因,我們是來吸引投資的。我們的下一個計劃是快速的佔領Android Tablet市場,現在Galaxy也出來了,甚至在現在的電子市場,500塊錢就可以買到山寨的Andr​​oid Tablet。可以說,iPad是給Professional,或者說給Style的人用的,Android是給普通老百姓用的,它的門檻非常低,而且現在是個非常好的機會。所以我們想吸引投資,快速地把隊伍建立起來,並且聘請一些專業的管理和技術人員,用最快的速度開發出Connection的Andr​​oid版本。

.

Safen: 前一段時間我看有用一個同樣很Cool的iPad應用: Flipboard。感覺和Connections有相似的地方,你對它怎麼看?

Andy: Flipboard並不是專注於SNS,它是把你的社交網絡展示出來。而且它在縱向上並不整合你的社交網絡。 Twitter和Facebook它是分開的。橫向上也不整合你和其他人的關係。它對於你來說就是一個RSS Feeder。它的價值在於讓老百姓躺沙發上看東西,它的字非常大,並且讓你覺得很有品味。但是它抓住了人的心理並把價值充分擴大。讓人覺得用Flipboard就是一個有品味且專業的人。

我覺得這點我應該向他們學習,就是怎樣把一個概念賣出去讓大家認同。甚至很多人是想表現的很專業而去用Flipboard。此外目前Apple這個市場我個人認為有些畸形,尤其在國內,可能有些人不在乎我。很多人是因為Apple而去買iPad, 很多人是為了用iPad 而去用App。這是反了的。這也是我一直想的事情。在這方面我的目標是,因為我的一個App而吸​​引用戶去買iPad。

.

Safen: 這可能也是Apple 希望開發者做到的事情。

Andy: 沒錯。以後沒有人會坐在桌子前用電腦用一天,以後的趨勢應該是移動的網絡,全是Mobile。每一個App就是一個應用,更專注。所以我覺得現在一定要抓住移動互聯網這個趨勢。如果你是個有心人,想做些事情,現在進來還不晚。

.

Safen: 談一談未來的盈利模式有哪些?

Andy: 這點應當很明確。在App Store 上就是和Apple進行銷售分成。未來我們要在Twitter Facebook 這一層上面再建立我們自己的一層出來,做訂閱服務。因為比如我們進軍到娛樂領域我們可以賣虛擬物品。比如來說, 我能通過社交網絡關係來知道另外一個人在哪,這個人就可以通過購買虛擬物品來阻止別人看到自己在什麼地方。這又實用又有娛樂性。這對於不同層次的人,都能在這上面找到感興趣的東西。

.

團隊風采,注意右一;身上的牌子是“放我出來”。可以看出是很有活力的團隊

Safen: 能不能簡單的介紹一下你團隊的情況?

Andy: 我們團隊現在有8個人,我作為CEO,也同時兼任很多職務,CEO、Designer、COO,有時候還做CTO、Product manager。要做創業者,就要明白,作為一個創業公司的CEO,其實你什麼都得乾。你要是不喜歡幹,你就不適合做創業者。

但是我們也十分注意專業和專攻,我們有專業的美工,有專業的Project manager,有專業的Coder。但是我不希望他們去創新,公司唯一需要創新的是我一個人,我要有一個創新的頭腦,他們要做的就是完全來執行我想讓他們做的事情。他們能非常專業地把我腦中非常抽象的一個概念,變成能在iPad上看到的產品。他們非常偉大,而且非常非常用功,每天基本上加班加到兩點左右,也真的沒有任何怨言。

.

Safen:所以這是一個很有凝聚力的團隊,在3個月的時間內拿出了產品。

Andy:是這樣。

.

Safen:能不能簡單談一下您的Connection有什麼核心的技術?

Andy:說實話,我們在技術上沒有什麼門檻,最大的門檻是理念、思想。你自己都不知道什麼是Social Networks,你怎麼可能做出一個能幫助別人解決問題呢?現在很多c2c(copy to china)模式,其實我不害怕他們抄襲,因為就算他們抄襲我了,也是形像神不像。並且,當他們花時間抄襲了我以後,抄襲我之後我已經有更好的思想了,永遠是我在帶著大家,而不是我在跟著大家走。所以,Connection的主要門檻,在思想上,不在技術上。

不過說到在iPad一代上,的確有一點開發的技術門檻。蘋果公司很聰明,用最便宜的硬件,得到最多的用戶賺最多的錢。比如說他沒有加入攝像頭,它知道加不加都可以得到這麼多的用戶,那為什麼要加。 iPad一代的一個問題是內存太小了,256MB這是全部可用內存,加上系統和後台運行的東西,到我們程序員手裡,最多只有90MB的內存可以用。所以我們的算法要非常非常的精準,非常非常的有效,才能使我們的軟件運行的平滑。但是iPad 2馬上就出來了,如果能出來的話能解決我們很大的問題

.

Safen: 剛才我看到的Demo包括搜索的整個過程,能不能簡單介紹一下數據挖掘方面的技術的投入?

Andy: 我們的軟件是分幾個Layer的,比如界面和底層等。這都是我們自己做出來的。我們現在做的,就是非常客觀的把能從你朋友那裡得到的任何信息都拿過來,看有沒有能夠利用分析的,如果有,就做數據分析,看找到這些信息之間的關聯性。隨著以後我們得到投資,技術團隊越來越厲害,我們會不斷的改進這個算法。讓Connections變得越來越智能。

.

Safen: 在這個項目中,你的融資經歷是怎樣的?

Andy: 我們從有這個idea開始,也受到了一些angel的青睞,中國加速就是其中的一個,我選擇他是因為他在大連。它會在創業上、技術上、產品的大方向上來扶持我們,但是想法還是我們的想法,具體怎麼做還是我們來做,風投不會干涉我。這是一方面的資助。另外前兩天我們在北京有一個Demo day,請來了很多VC。這兩天在北京我一直在到處奔波,見各個VC和風投。我覺得現在的前景非常的好,至今和我談過的那些風投,我都感覺對我們非常感興趣。

.

Safen:所以你們現在也在考慮更多融資,把項目做的更好?

Andy: 對,做大,做強,做專業。

.

Safen: 我也看到很多開發者在湧入移動互聯網和iOS 這個平台。作為一個開發者,對於移動互聯網包括SNS的開發方向上,根據你的經驗,有沒有什麼啟發性的建議?

Andy: 我個人認為,不管是什麼形式的SNS,最終都會落在三點上:時間、地點、人物。你關注的就是誰、在什麼時間、在哪兒?如果把這三點抓住了,用它們當靈魂來滿足用戶的某些需求,我覺得一定會有市場。

在iOS 開發這方面,不要想去做一個小App給大家用,你要想去做一個完整的產品和服務。市面上有無數App來自於中國Coder,但又有多少是賺錢的呢?如果只想做一個App就完事事,就還停留在草根程序員上。很難有大的發展。思路一定要開闊。

.

Safen: 感謝Andy 抽空接受采訪,期待Connections 的正式上線。

game2網誌:除特殊說明,本站所提供的圖片,文章均轉載其他站點,如需使用請聯繫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