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2.TW::臺灣遊戲攻略

華語手機遊戲攻略,遊戲資訊專業網站

Path與Google+ circle都沒能解決的“窄帶社交”

一直以來都有朋友抱怨:“公司的同事在人人網和新浪微博都加好友了,以前工作上的抱怨還能在人人上發洩一下,現在都沒地方說了”。

也有一些有趣的事情發生,很多人都是在人人網,新浪微博上同時更新狀態和微博,因為Show出來的事不僅僅想要同學和朋友看到,也期望別人能夠看到。

社交圈重疊會讓原本美好的互動變得僵硬起來,相信很多人這時候已經迫不及待的喊出Google+的circle功能。是的,circle本來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但是相信用過Google+的朋友們都比較清楚,Google+中circle的功能並沒有貫徹到整個產品中,作為一個重度黏性的社交網路,Google+承載的內容很重,而circle在其中的份量很輕。到目前為止,circle看起來更像是Google+的一個噱頭而已,沒能真正解決好“窄帶社交”的問題,於是Path便有了機會。

試想一下,我在Facebook上有600多個好友,每個好友都有著多重的屬性,有的不僅僅是校友,也是同事,有的不僅僅是朋友,也是暗戀的物件,我應該如何去分組呢?而且我得花很多的時間才能把600個好友理想地進行分組,而當我想分享一張圖片時卻發現“同事”這個組中有一個比較令人討厭的角色我不想分享給他,那麼,怎麼來解決這個問題?

我想了很多辦法嘗試去解決這個問題,比如群組,圈子,電話號碼等等,但是結果都不盡如人意。在我最沮喪的時候,我用最原始的方式與幾位朋友分享了一下我沮喪的心情――短信。我突然驚訝的發現,我群發短信的接收人總是固定的幾個。我馬上打開人人網查詢最常在人人網上互動的朋友一共有幾人,然後再打開微博,點點網繼續做同樣的工作。當我完成統計工作時發現結果是很有規律的,那就是在同一話題(或興趣點)上進行互動交流的人數總是在6個人左右,不會超過10人。就像我有什麼新點子和想法,我會在微博上@龍真 @安琦 @賤名阿三 等其它5人一樣,當我想去K歌時我總會發短信問固定的4,5個朋友,而這些強關係和強互動的社交圈才是讓我在人人或者微博上更新狀態或微博的推動力!很神奇,不是嗎?停下來想一想你是不是也是這樣?

統計完後我突然想起,在美劇“老友記”裡面,不管來往多少人,雷打不動的總是6個主角。熱播的“The Big Bang Theory”也是5個主角+2個熟悉的龍套不是嗎?很多事情就是這樣的巧合!

當我把這個“基於某事件或某興趣點的窄帶社交”套用到我的社交圈中的時候,我發現很多問題都得到了很好的解決。我不用建立Google+那樣的circle,也不用像人人網那樣設置不同的隱私範圍。我只需要根據我對社交圈內朋友的定義,按興趣給他們貼上標籤,當我寫完日誌或才微博的時候,我只需要輸入或者貼上這些興趣標籤,問題就解決了!真的很簡單!

現在國內做社交網路的團隊數都數不過來,有基於LBS的社交,有陌生人的社交,太多的社交網路了,我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經營,這就像是一個平衡。我花在社交網路上的時間是有限的,當我在A網路耗費到較多時間的時候,B網路自然就減少了。

其實問題看起來很麻煩,實際上也很簡單。我不需要一個一個的去把600多個朋友逐一的拖到circle中,我只需要給其中的幾十個重要的好友貼上我對他們印象的標籤,其它的放到一邊不用管。因為他們和我似乎沒有衝突也沒有太多的交集,即使我發一篇10萬字的日誌,我想他們十年之內也是肯定不會回復的。

這樣一來,我在微博上發一條微博“明天唱歌去不?”系統自動檢測到“唱歌”標籤,那這條微博就只有被我貼上“唱歌”標籤的好友能夠看到。怎麼樣?聽起來是不是很不錯?

讓我來給好友貼標籤,而非好友自己給自己貼標籤,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本文由 Freaky Peng原創,Freaky現就職于華揚聯眾,他關注的領域是數位媒體和社會化行銷。如果您對本文有興趣,歡迎在文章後面留言部分探討,和可以在新浪微博上和作者溝通。

文章翻譯轉載tech2ipo.com.若需要轉載本文,請註明轉載自tech2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