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2.TW::臺灣遊戲攻略

華語手機遊戲攻略,遊戲資訊專業網站

App應用刷榜調查:同行協商瓜分TOP10

Game2遊戲:


為進蘋果App Store排行榜,大公司每月斥資五六十萬刷榜,刷榜公司聯手議定價格並「瓜分」排行榜。最近兩年,許懷哲和劉雄都在經營著一個外界看起來頗為神秘的生意——App刷榜。

通過刷榜,他們能使一個原本無人問津的App應用,在兩三個小時內,沖到蘋果App Store排行榜的前列,從而讓客戶公司所開發的App有更大幾率獲得蘋果iPhone、iPad使用者的注意,以及投資人的青睞。

對那些命運系于使用者數量的App開發公司而言,刷榜算得上最實惠有效的推廣管道。據劉雄透露,通過刷榜,一款應用得到一個新增使用者的成本僅相當於傳統推廣管道的三分之一。

刷榜一時成為部分開發公司「搏出位」的秘訣。客戶不斷的刷榜公司亦從中獲取著高達30%以上的利潤。

在刷榜公司看來,他們行走在蘋果公司所制定的犯規線以外,所從事的是「陽光下的商業行為」。而有部分App開發人士則譴責刷榜,認為這種行為破壞公平原則,擠壓了那些「刷不起榜」的應用的生存空間。

不過這些譴責未影響許懷哲和劉雄的生意,他們的刷榜生意越做越大。許懷哲已開始和電視臺接洽,著手為客戶的App應用定制節目或嵌入廣告。劉雄則計畫著將刷榜生意做到國外去——他準備去刷美國、日本、德國的榜單。

百萬App過獨木橋

對一個應用來說,在App Store榜單中的排名至關重要。無法擠進榜單的應用,大多埋沒于上百萬款應用中不為人知,成為沒有下載量的「僵屍應用」。

1月18日下午,北京北五環的一個寫字樓裡,雄文網路CEO劉雄坐在辦公室的電腦前,接受或拒絕著客戶們的刷榜要求。他應下一單業務,就意味著幾個小時後,某款應用在App Store中的下載量迎來一輪暴增。

目前,雄文網路已是國內刷榜行業前三強。

據劉雄介紹,目前國內成規模的刷榜公司大致有十家左右。這個數位得到了同樣從事刷榜的解決網CEO許懷哲的認可。

原本指揮著手下水軍做網路投票以及註冊QQ號生意的劉雄,在2010年發現了刷榜這個商機。在2008年,蘋果公司推出了App Store。通過這個「櫥窗」,由協力廠商開發者所開發的App應用程式得以與iPhone、iPad使用者「觸電」。據蘋果公司發佈的2013年Q1季報顯示,App Store在155個國家向5億使用者提供77.5萬個應用。

「對一個應用來說,在App Store榜單中的排名至關重要。」劉雄說,iPhone 4S螢幕上,一頁榜單只顯示4個應用,而使用者的耐心和精力則比較有限,「同一款應用,排名第5和第25時,真實的使用者下載量會有5到7倍的區別。」

那些無法擠進榜單的應用,則大多埋沒于數十萬款應用中不為人知,成為沒有下載量的「僵屍應用」。

「下載量和排名等資料,是開發者尋找投資時投資人最先關注的方面。」App應用「大姨嗎」的創始人柴可說。

據科技網站AppYING的分析,決定應用在榜單中排名的因素,有下載量、評論打分、當天啟動率、下載轉化率、帳號情況等十個之多。不過,對於各個因素所占的權重,外界卻難以揣摩。

水軍刷榜是傳說?

劉雄說,其刷榜是通過靠四五千名水軍完成。而另一個同行則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多數是用程式自動刷榜,「人工」的說法只是對外宣稱。

經過一段時間嘗試,劉雄的團隊「研究透了排名的演算法」,「也就是掌握了App刷榜的核心技術」。為了向「既不相信能刷到排名,又怕被下架」的客戶證明,他特地上線了一款自己公司開發的應用,刷給客戶看。

據劉雄透露,其刷榜是通過靠原來做網路投票時積累下來的4000—5000名水軍完成。當有任務時,劉雄公司的管理人員會通過QQ群以及後臺管理系統分派任務。一聲令下,散佈于全國範圍內的幾千名擁有蘋果帳號的水軍就會利用電腦上的iTunes(蘋果公司推出的用戶端、多媒體管理軟體)集中下載客戶的應用,「幾乎不用iPhone」。

「一般來說,沖到TOP25需要五六千個操作,沖到TOP10則需要1萬多個操作。」劉雄自信,三至四個小時內,他的團隊可以使一款排名靠後的應用沖到榜單的任何位置。

據劉雄介紹,水軍每完成一個應用下載,他會向其支付幾毛錢的酬勞,加上投票等其他業務,一個水軍一月能拿到1000元到3000元不等的收入。為了鼓勵水軍線上,他還設計了一套網上簽到系統,對線上率高的人給予增加任務量等獎勵。

劉雄稱,目前其麾下水軍的線上率可保持在80%左右,如果遇到任務量特別大時,他還會找同行「串點人」。

不過,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刷榜公司負責人卻稱,目前多數的刷榜是以虛擬方式完成,「單純依靠大規模地組織人工刷榜是不現實的。」他說,刷榜公司會在電腦上設計一個程式,該程式會自動不斷變換IP位址、無限次地去申請Apple ID並下載應用;同時,員工會盯著電腦,根據情況變化及時干預。

該人士稱,他的刷榜團隊只有十幾名員工,其刷榜能力卻已位居同行業的前列。

對於「有的同行會對外宣稱是依靠人工刷榜」,他解釋說,刷榜這行「是千萬不能激怒蘋果的」,而蘋果「非常忌諱拿機器刷榜」,「組織水軍刷榜雖說不是真實使用者的行為,但畢竟還是人,而不是機器在下載」。

刷到TOP5報價2.5萬

一家位於朝陽區的刷榜公司提供的價格表顯示,刷榜分為沖榜和維護排名兩種,其中沖榜方面,沖到App Store免費總榜的TOP5的價格為2.5萬元。

根據許懷哲的描述,App推廣主要有刷榜、論壇推廣、口碑傳播、微博行銷等幾種方式。與後幾者相比,刷榜「花錢最少、見效最快」,故而「性價比最高」。

新京報記者以「急需做推廣的開發者」的身份,向一家位於朝陽區的刷榜公司諮詢了價格。這家公司提供的價格表顯示,刷榜分為沖榜和維護排名兩種,其中沖榜方面,沖到App Store免費總榜的TOP5的價格為2.5萬元,TOP10、TOP25、TOP50、TOP100、TOP200的價格分別為1.7萬元、1.1萬元、0.6萬元、0.36萬元以及0.18萬元,此外還需再支付相當於沖榜價格10%的稅款。

按照劉雄的說法,一般沖榜的時間僅需3—4個小時。此後,如果客戶想要使應用繼續保持排名而不至於暴跌,則需要向刷榜公司另行支付維護費。上述刷榜公司的價格表顯示,TOP5、TOP10、TOP25、TOP50、TOP100維持一天的費用分為是2.8萬元、1.8萬元、1.3萬元、0.7萬元以及0.38萬元。

「真實的價格相當於市場上報價的80%。」劉雄說,刷到TOP1的價格是4萬多元——畢竟,多家刷榜公司都瞄著第一的「寶座」,奪魁的難度「非常大」。

而在「五一」、「十一」、聖誕等假期,使用者下載高峰期時,劉雄還會將刷榜的價格調高10%到30%。

刷榜之前,客戶需要預付全款,「如果客戶要求進入TOP10,那麼即使我們最後刷到第11位,我們也全款退還」——刷榜2年多來,劉雄達不到客戶要求而退款的情況「還沒出現過」。

按照劉雄的估計,依靠傳統推廣方式,App應用新增一個使用者的成本「在10塊錢左右」,而通過刷榜,每個新增使用者的成本折合「在1元到3元之間」。

1月25日,《商業價值》主筆夏勇峰在一個主題為「App刷榜那些事」的活動上舉例稱,他的一個做應用的朋友,不久前以一種傳統的方式推廣應用,花費60萬元得到了3萬個真實使用者,平均每個使用者的成本折合20元;另一個20多人的遊戲團隊,每個月花費幾十萬元進行刷榜,隨著新增使用者增多,其每個月的盈利保持在200萬元左右。

夏勇峰援引該遊戲團隊創始人的話說,「運用刷榜這種行銷手段,公司取得了不錯的收益,並且獲得了可持續的發展」。

同行協商瓜分TOP10

2012年的7、8月份,刷榜市場上曾爆發過一輪價格戰。最終價格戰在「同行們坐下來談一談」後平息,同樣以這種方式解決的還有「榜單的瓜分」。

「當一夜之間發現自己獲得大量的使用者和資料後,移動互聯網的從業者都會覺得很亢奮,甚至腎上腺素都會往上升。」夏勇峰說,刷榜容易使人「上癮」。

「上癮」所產生的效果,就是刷榜成為移動互聯網界公開的「潛規則」。經濟之聲曾報導稱,截至去年12月,App中國區總榜單中,有40%的應用正在進行或進行過刷榜,其中游戲類超50%。

「前200名中,至少有70%刷過榜。」劉雄說。

在「App刷榜那些事」的活動現場,一位科技網站的編輯出示的圖表顯示,某一日,遊戲分榜中出現過一遊戲公司開發的5款遊戲佔領前5位的「盛景」;而一款受眾有限的新聞類應用則曾在耶誕節的清晨5點「悄悄」爬進了總榜的第9位。

隨著刷榜的流行,刷榜行業的競爭也愈發激烈。

劉雄稱,隨著後進者的增多,2012年的七八月份,刷榜市場上爆發過一輪價格戰。

「戰況非常激烈。」劉雄回憶說,當時一家刷榜公司的報價比另一家低500元,作為反擊,另一家就再低上1000元,「甚至有的為了留住客戶,賠本都敢做。」

最終,價格戰在「同行們坐下來談一談」後悄然平息,「大家都知道,繼續打下去的話,吃虧的還是我們自己。」劉雄介紹說。

同樣以這種「友好協商」方式解決的還有「榜單的瓜分」。「每家公司都想多刷幾個應用進TOP10,但就只有10個名額。」劉雄說,本來進入TOP10需要6000個下載量,如果同行間惡意競爭的話,那可能7000個下載量都不夠。同行們一番協商後達成的共識是,「和平相處,輪著來」,「比如說,這個月你3個,我2個,別家1個」,而下一個月,各家名額再協商分配。

大客戶五六十萬「包月」

劉雄的大客戶,會為一款應用每月斥資五六十萬「包月」刷榜。劉雄的刷榜公司目前每月銷售收入超過幾百萬元。

手法各異的刷榜方式,按其操作方式不同,被行業歸納為「六大流派」:短時間內借助刷榜排名迅速上揚的,為「電梯流」;選在週五晚上刷榜,以期在週末早上第一時間與使用者見面的,為「週末效應流」;面臨使用者壓力或正在融資,此時不想「出問題」而短暫刷一下的,為「保榜單流」。

此外,第一次刷榜用力過猛造成排名飆升的,為「爆發流」;不定期刷榜,或者其他原因造成排名驟起驟降的,為「無腦週期流」;那些明面宣傳、暗地刷榜或者于新版發佈前後刷榜的,為「新版流」。

根據客戶實力不同,劉雄把他的客戶分為「大客戶」、「小客戶」和「中型客戶」。其中,大客戶是指那些為一款應用每月斥資五六十萬「包月」刷榜的公司;中型客戶的刷榜週期以周計,而小客戶往往只刷一兩天。

劉雄說,他以做大客戶業務為主,目前其公司每月刷榜的銷售收入達幾百萬元。「最近幾年,刷榜的獲利率有所下降,大約在30%—40%之間。」劉雄稱,去年初期時他獲得了一筆200萬的天使投資,一年時間內該投資人已獲利三四倍。

許懷哲就是被高利潤所吸引而涉足刷榜業的。在此之前,這位「贏在中國」第一季創業挑戰賽的12強選手曾考慮過開發App應用。權衡一番後,相比沒有清晰商業模式的應用程式,他認為刷榜可以「短平快」地賺到錢。

「刷榜利潤確實高。」許懷哲透露稱,其公司負責推介刷榜業務的銷售人員中,業績突出的銷售人員的月收入遠超普通白領。

絕望的開發者

見識到刷榜後,一位開發者對App Store裡這種簡單粗暴、金錢開道的做法感到絕望。

重獎之下,銷售人員四面出擊,為這項業務開土拓疆。

草根創業者張翮為其開發的運動應用「益動GPS」進行推廣的第二天,QQ上就有幾個陌生的頭像打來招呼,「要不要做刷榜?」

「這是種不道德的行為。」張翮評價說,刷榜踐踏了App Store中公平競爭的遊戲規則。

夏勇峰說,他的一個朋友2011年時打算「靜下心來做一款優秀的應用」,但見識到刷榜後,朋友對App Store裡這種簡單粗暴、金錢開道的做法,「感到很絕望」。

「對那些小開發者來說,刷榜的確有些不公平。」劉雄對刷榜有著自己的理解邏輯——「有排名的地方就有江湖」,而刷榜無非是把應用的排名優化得高一點,跟百度上的競價廣告一樣的道理。

「一般大公司推出的應用,品質和排名本身就不錯,刷榜對它們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而對那些急需推廣應用的小公司來說,刷榜能達到雪中送炭的效果。」

在劉雄看來,他所從事的完全是一項「陽光下的商業行為」。以廣告費、資訊服務費等名義為刷榜的客戶開具發票的同時,他還試圖糾正客戶們的固有叫法,「不能再說刷榜,得改叫App排名優化。」

「我們做的是朝陽產業,為什麼要叫得那麼難聽呢?」劉雄甚至打算,如果明年還有客戶稱「刷榜」,而不是「App排名優化」的話,他就中止合作。

目前,劉雄手下有2個工作人員專職負責蘋果方面資訊的搜集和分析,「他倆一個在微軟工作過,一個是蘋果的前員工」。跟隨蘋果的動態及時做出微調,使劉雄自信其公司的玩法完全符合蘋果的規則,「如果確因違規遭到處罰,那我願賭服輸。」

刷榜公司的自律

幾家較大的刷榜公司已謀劃成立一個行業協會,加強行業自律,維護App Store的生態環境。同時,一些刷榜公司開始為未來籌謀。

去年上半年,蘋果App Store突然調整了中國區榜單的排名演算法,並以警告或下架等方式懲罰了部分存在刷榜嫌疑的應用。如此嚴厲的打擊曾使刷榜公司短時間內銷聲匿跡。

許懷哲耗費2個月破解新演算法後高調複出,「蘋果每一次的打擊,都會致使行業重新洗牌,技術落後的被淘汰,而能破解蘋果演算法的公司越做越大。」

在維護App Store整體環境方面,劉雄與蘋果的訴求一致。他擔心,刷榜瘋狂地持續下去,或導致使用者不再信任榜單——于刷榜公司而言,生存土壤的消失「恐怕是最壞的局面」。

劉雄說,他的公司中有個產品小組,負責對接到的應用進行品質判定,「如果使用者體驗太差,我們拒絕為其刷榜」。他同時稱,一旦有刷榜公司將一款很差的應用的排名刷上去,那該刷榜公司將遭到幾家同行的共同抵制。

「App Store的生態環境一定要維護好。」劉雄稱,幾家較大的刷榜公司甚至已謀劃成立一個行業協會,以加強行業自律。

對於刷榜業的前景,劉雄和許懷哲的觀點截然不同。許懷哲判斷稱,刷榜技術未來可能被更多的人和公司掌握,「開發者自己就能為自己的產品刷榜」,屆時,目前「市場規模2個億左右」的刷榜業將走上下坡路。

不久前,湖南衛視一期《天天向上》的播出,使出現在節目中的5款App應用下載量瞬間進入TOP10,這給了許懷哲靈感,他認為這是能帶來最真實有效下載的推廣方式。他目前已組織團隊開始與幾個衛視台接洽,著手為客戶的App應用定制節目或嵌入廣告。

根據許懷哲的設想,未來電視節目行銷將與刷榜並駕齊驅,成為其公司主要的推廣管道。

劉雄則計畫「刷向國外」。近期新一輪的融資完畢後,他就帶著隊伍去刷日本、德國和美國區的App榜單。

from:新京報

本文轉載gamelook,編輯僅做翻譯。詳細請查看原網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