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2.TW::臺灣遊戲攻略

華語手機遊戲攻略,遊戲資訊專業網站

認識1.0產品,理解2.0服務

也許和你一樣,我每天使用的服務也只有很少的幾個,Gmail,Flickr,微博,Google閱讀器,豆瓣,淘寶。當2.0的產品完全和生活融入一起的時候,才發現在這些產品中迸發的激情和創作力量從未如此繁盛和動人心魄。

昨天看到一篇文章的例子,挺有意思:好的設計應該是可以理解的文中舉例雅虎和開心網,前者很容易讓用戶看懂產品結構,後者則不然。晚上我一直在想,究竟2.0的開心網和1.0的雅虎門戶有哪些差異,讓用戶無法一眼看懂產品結構。

讓我們重新回到2003年概念興起的時候我們給Web2.0的解釋

Web 2.0,是相對Web 1.0(2003年以前的互聯網模式)的新的一類互聯網應用的統稱,是一次從核心內容到外部應用的革命。由Web1.0單純通過網絡瀏覽器瀏覽html網頁模式向內容更豐富、聯繫性更強、工具性更強的Web2.0互聯網模式的發展已經成為互聯網新的發展趨勢。 Web 2.0是信息技術發展引發網絡革命所帶來的面向未來、以人為本的創新2.0模式在互聯網領域的典型體現,是由專業人員織網到所有用戶參與織網的創新民主化進程的生動註釋。

這段枯燥生澀的解釋存在的意義至少了我們Web 2.0產品的兩個特徵:

1,大眾參與。

2,可讀寫。

簡單的兩點直接告訴我們:1.0的雅虎產品結構是以信息展示為核心的組織結構。 2.0的開心網是以人為出發點,解決人與信息契合的組織模型。 UGC類的產品結構在先天存在難以描述的特性,如2.0的開心網,用戶沒有必要去理解產品結構。

但是,作為相關產品設計師而言,則需要認真分析考慮這張充滿機會和挑戰的產品結構圖,拿社交網絡來看,初看起來,我們也許可以繪製非常精簡的的產品結構。如下圖:



自覺不自覺的,我們會發現我們閉著眼睛都能說出來其中的結構,原來是因為所有的社交網絡把這些“工具”都作為了標配,比如管理個人資料,加好友,去小組發言,在廣場看資訊。當一件事情可以不用思考就能做好的時候,你懂,它已經開始比較危險了。

既然,1.0的產品是對信息的組織,2.0的產品是對人與信息關係的組織,真正值得思考的產品結構應該在於“人”身上。拋開標配的“工具”,你的用戶群究竟需要怎樣的關係網絡?所有的結構和佈局都是為了服務好我們的用戶。繼續拿開心網的例子,再深入一點,當我們開始理解用戶為什麼要傳頭像加小組和隔壁辦公室小妹玩在線遊戲的時候,開始理解用戶是如何讀和寫信息的,需要我們思考更深入的一張信息結構圖。引用如何用社交模型構建Web2.0服務? 如下圖。

在社交網絡中,用戶讀寫信息有四個維度,首先是自己的“a-List”,這部分輸出的信息最有價值的是Update,其次是Contacts,崇拜某個人喜歡某個人去關註一下,加為友鄰,越真實越能促進活躍信息的產生,接著是Groups,信息越有趣則信息流動越快,最後,是類似Digg的信息廣場,產品要充分考慮能使“最好”的信息自動浮出水面。加朋友就像“君子好俅”,君子就需要“我”至少有個還不錯的名字和頭像,寫上幾篇生活心得或者遊戲中的戰績。加小組如同“富而好禮”,跟幾個朋友留言聊的不爽,拉一個小組織出去繼續聊,只有自己表達信息“富有”,才能把好東西輸送到小組中。 。 。每個節點都是相互關聯和耦合關聯的,究竟安排和佈局怎樣的產品結構,是“標配”還是“簡配”,則是需要針對用戶群認真思考。從產品設計角度來看,理解2.0服務結構每一處都是關鍵,每一點都飽含策略。

看來,僅從產品結構狹隘來看:1.0的Web產品是對信息的組織,傳統而工整的分類形式決定了結構容易理解。 2.0的Web服務是對關係和關係背後信息流動的理解,更多的結構在冰山下面。

最後,相信優秀的產品背後一定有其深入的思考和細緻的安排,思考其結構,至少也勝讀千頁書吧。

來源:http://www.a-xuan.cn/?p=589

特別注意:本站所有轉載文章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所提供的攝影照片,插畫,設計作品,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繫,文章轉自alibuyb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