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2.TW::臺灣遊戲攻略

華語手機遊戲攻略,遊戲資訊專業網站

福利打車還能走多遠

給大傢將一個故事:從前有倆人A和B,他們相約一起跳樓,A誠摯地看著B說You jump,I jump!B二話沒說就跳下去瞭,結果發現A不僅沒有跳,反而站在樓上,指著B:哈哈哈哈,傻X。B氣急敗壞,用拍拍屁股又跑到樓上,A不急不躁始終你保持比B高一樓•••••這個故事還在上演,現實的出處不言自明,就是風頭正熱的打車APP之爭瞭。

打車之爭這一路情節跌宕起伏,加個韓國歐巴,整點啤酒和雞腿基本就是一部頂好的韓式肥皂劇瞭,明面上的快的和嘀嘀之爭,背後的阿裡系和騰訊系的O2O暗戰,兩邊見面分外眼紅,一個字就是幹,看得各位看哥不僅過足瞭眼癮,也坐足瞭車癮。於是乎,已經有群眾呼籲,雙方不要克制,藥不要嗑!

以上戲言到此為止,言歸正傳讓我們就分析一下,打車app的補貼政策未來何方,對於打車app的若幹想法。

目前打車app市場上,快的與嘀嘀分別以46.7%、43.6%的市場占有率瓜分瞭整個打車app市場,燒錢燒瞭一輩子終於就剩下倆寡頭,養蠱也知道這個時候就是到瞭真槍實幹的時候,誰先撒手誰先輸,一咬牙也許對面就先垮掉自己就成瞭蠱王,這不僅是兩個app之間的戰爭,優勝劣汰對於兩個巨頭佈局O2O是具有前瞻意義的。

再說打車補貼這麼一回事,目前來說神仙打架,司機和乘客雙贏,但是正如快的之前稍微low瞭一下,司機的熱情都減弱瞭一樣,這樣做的弊端也是十分明顯的。

首先,沒有用戶習慣,隻有金錢驅動。司機與乘客使用打車app的原因是什麼?無外乎是因為有利可圖,就如快的補貼稍弱,就出現大量司機停止使用app一樣,用戶習慣的形成是需要大量時間的累計,金錢驅動是一劑猛藥,可以在短時間內讓人亢奮,但是真正強身健體,還需要日積月累的培養。

其次,打車規則不完善,一切還要個人約束。一個新的事物出現就有新的漏洞,投機主義者自然不會放過其中的機會。出租車司機與乘客是一個強勢與弱勢關系是極易倒轉的,局部地區內,幾個人搶一個的士,幾個的士爭搶一個乘客的事件不在少數,這或多或少都容易造成一方強制要求另一方的事件發生。

據我瞭解,以下現象屢見不鮮:乘客強制要求司機使用打的app;街邊招手攔車,上車司機要求使用app付費;由於10塊錢的打的費用處於打的app福利的谷值,就出現很多司機拒載的情況;更有甚者,雙方你情我願配合刷錢。當然任何新事物的出現就代表瞭新的問題的產生,但是我覺得首先要明確一點,那就是打車規則還需要雙方競爭的同時合作完善,這樣才能更好地形成習慣,維持市場次序的同時規范市場,潛移默化中讓app補貼政策達到預期的效果,而不單單隻是閻王打架互掐的意氣之爭。

目前市場上的大部分打車app應用都是將重心集中在乘客一邊,意圖以便捷的交互和快速的反應讓乘客得到實惠,這一點沒有錯,但是也存在很大的弊端。我們從司機與乘客兩個層級通過正向與負向兩個循環角度來分析:

正向:
乘客:app打車→預約成功→達到目的地互評→繼續使用
司機:app尋客→預約成功→達到目的地互評→繼續使用

負向:
乘客:app打車→預約成功→攔到的士→坐車離開
app打車→預約失敗→不再使用
司機:app尋客→預約成功→乘客離開→不再使用
app尋客→預約失敗→不再使用

乘客的隨意性導致瞭在前期搜尋過程中司機所處的劣勢地位,因為在等待過程中,乘客可以隨意性的選擇其他車輛,而的士司機則沒有辦法選擇其他乘客,這決定瞭一旦司機與乘客達成意向,就可能要冒著時間與油耗雙層成本消耗的風險去載客,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司機不願意使用打車app的原因。

正向循環一直都是理想狀態下,負向的循環這代表瞭在其他參數加入之後整個循環結構的不穩定性。負向循環的結果就是因為成本過高,司機不使用該產品,因為司機不使用該產品導致乘客等車時間加長,在多米諾效應下,最終的結果是app的占有率和使用量將直線減少。

所以,在我看來,打車app應該是以保障司機的權益為前提,正如搜房網當初以保證住房購買者的利益,堅持不為短期利益刪掉開放商負面信息,從而市場占有率躍居前茅。如果快的和嘀嘀能夠保證司機的利益,建立用戶信用機制,對於建立契約之後爽約的乘客加以嚴厲處罰,降低司機風險,那麼哪怕沒有閻王掐架的補貼,打車app也會慢慢進入人們的生活。

因此,未來更完善的機制,更合理的側重,以及最好是不要停的福利,小夥伴們,讓我們一起吶喊:讓打車app之爭來得更久些吧!